共情的情,不是情绪,是情理。
人,总是无法忽视情绪,甚至很多时候非常容易被情绪主宰。沟通要共情,最好不要把情绪作为一种武器。
第一,功利性地把情绪作为武器,是一种非常低级的手段。它可能会让你一次性达到目的,同时也会建立一个印象:你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稳定的情绪,能够保障就事论事的沟通,你可以如实的指出他的缺点,但情绪不稳定的人,则接受不了。遇到了挫折,情绪稳定的人,会先做事,再处理情绪。情绪不稳定的人,则要先照顾情绪,再做事。崩溃的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消耗的过程,会大大影响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长期使用情绪手段,会让周围的人免疫,等你有真情绪时就不会被重视,你的交流对象很容易出现“狼来了”的心理,不再在意你的心情。
第三,情绪的消耗会降低沟通的实质内容,它也许能帮你促成沟通的结果,却不能保证事情本身的质量。
总而言之,达成一件事情,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要用情绪,更鼓励“共情”!
真正的共情是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懂得把对方跟自己放在同一立场上。而情绪作为一种武器时,沟通的对象,就被当成了敌人,站在了对立面。你的方式就变成了用情绪崩塌,去恐吓对方,换取对方的同情,以便达成你的目的。
真正的高手是不带情绪的,永远是用自己的逻辑和思考来说服你,而你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让自己的判断力得到提升。
请问“多喝热水”,沟通中的烂梗,到底错在哪儿?
沟通,不仅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是情绪上的你来我往。
生活中,人都会因为情绪爆棚,而脑袋进水。与懂得共情的沟通者交流,就是一场同仇敌气的交谈;如果对方是一个很讲道理的说教者,他只强调对错和道理。不懂得共情的人会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但就是搞不懂对方为什么不听自己的,反倒被指责没人情,甚至没人性。
纯情绪的表达到处都是,可能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也可能发生在职场上。男生女生都一样,纯情绪沟通不需要建议,更不需要解决方法。你大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树洞,对方只是想把情绪倾倒在你这里,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无情的站队机器,对错不重要,站在对方身边才重要。
请问“对不起”,应该怎么说?
关于“道歉”,道歉的诉求是征得对方的理解、谅解以及和解。道歉的目的是达成某种共识,从而在情感上再次回到同一阵营。
真诚的道歉,一定是你真的意识到自己给对方带来了伤害,或者是把事情搞砸了,而不是你觉得自己没有错,又不得不站出来!
道歉的核心,不是那句对不起,而是对不起之后的内容,真诚的道歉,要找的是原因,而不是借口。态度够真诚,对方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真诚。
在道歉的逻辑里,出发点不是对方,而必须是自己,只需要思考我是不是确实存在有没做好的地方。所以,只要出现需要道歉的场景时,那双方一定都是过错方,不存在绝对没有过错的一方,但是真诚的道歉一定会同时给双方提供反省和思考的机会。
主动承担责任,道歉可以让沟通重启。道歉不仅要真诚的往前看,还要建设性的往后看。
请问,压力太大时怎么办?
压力过载,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动作变形。
当我们面对别人直接通过语言和行动对你施压时,这样的“直接压力源”时,可以通过“直接叫停”或“寻求共识”的方法解决。具体可分四个步骤:第一,自我预警;第二,直接沟通;第三,再次理清共识;第四,寻求(或提供)帮助。
间接压力源,会比较复杂,它是通过一个庞大的外部系统形成,最终直接作用于接受者,说白了就是无处喊冤,这种压力没有一个明确的来源,此时需要良好的自我沟通来疏通解决。
自我沟通中的解压过程,具体情况也分三步:第一步,问自己:我会因为压力而改变吗?第二步,问自己: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压力依旧存在吗?第三步,问自己:接下来,我要如何跟相关的关键人士达成共识?
我们所理解的沟通中的“共情”,绝非一种简单的情绪,而是一种情理。我们不仅要主动地把自己放到沟通对象的情理之中,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主动把对方拉到我们的情理之中,让对方能够感同身受的体悟到我们的想法。
道理,让我们看见事;而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人。太多时候我们选择直白,渴望道理能够直接对方,却忘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最柔软的地方。一个人会因为觉得你说的很对,而选择同意你,但一个人只有在觉得我和你在一样的时候,才会选择相信你。
道理,是让人同意的;而故事,是让人相信的。
请问:如何面对别人的言论和伤害?
如何面对别人对你的评价?答案是:这些言论根本不重要!如果不能放下,起码要让它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要降低这些声音的负面影响。
面对陌生人的眼泪和伤害,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不重要,或者至少尝试让他们不重要,面对认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要认识人性,降低自己的期待,让自己放松,而面对亲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还有时间,把它交给时间去解决。
情感绑架的核心,通常看起来都冠冕堂皇,用付出、牺牲、期望、真心等似乎无可辩驳的理由,作为筹码,然后站在高高的道德制高点上,向对方提出要求。
情感绑架之所以会让人不知所措,不是因为恶意,恰恰是因为善意。
有时候,不是因为冰冷,选择抵抗。相反的是因为温度,因为爱而选择了不同的理解方式。因为,如果真的被道德绑架了,最终伤害的除了自己,还有那些爱着我们的人,我们不想伤害自己,更不想让爱我们的人,因为我们的选择而遭受痛苦!
把别人当回事儿,也把自己当回事儿。面对付出,我们也付出过;面对期盼,我们也有自己的期盼;面对为我们的好,只有我们自己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所以,别做情绪的绑匪,也别做情绪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