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年与家庭教育
父母的格局如同孩子的起步楼梯,有点扎心,事实如其所是…不带分别心方能看的清晰一点,我所知道的恰恰限制了我所不知道的,所以我知道的太少了。当我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不走弯路时,也缩小和限制了孩子的空间和发展,所以50分的父母如何?
感恩生活教导我学习,教导我什么是行的通的,教导我学习成长,其中成长型思维是什么?对我行的通的是什么?
带着身体一起独立思考。【无我利他,不求心机】…更多深入看见自己的习性,思想,感受,观点,投射…每日练习,日日精进,其实只是放下的前奏。
我实践生命的旅程,我享受冒险的体验;
我知道真理从来不再远方,只是透过对远方的追逐,我知晓回归自己的重要;
2.少年强则国强
从小学到初中,最兴奋的时候就是每学期刚开学发课本的那几天,我回到家里就会一口气把很多课本都看完,像是历史、地理、国文、生物,等等。上课时就会觉得很烦、很无聊。所以说我不喜欢读书并不是不喜欢知识,而是不喜欢那种填鸭式的教育,但社会又要求你非这样做不可,这就让我很烦,变成了个“坏学生”。(原文)
目前的教育,我们可以在家庭做些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助缘去挟持孩子…
人生经常会有一些特别的因缘。你所看到的,都是与你相应的,厘清这里的蛛丝马迹才能看清自己,看懂真相,放下投射…才开始上路,否则一切游戏只是轮回。
聚焦在你的创造与魔法
生活每天都提供练习
3.哈佛MBA
高等学府对人全方位的塑造,同时从自己的文化里,提炼出一种全世界人类的共同价值。
知识的力量转化成为对生命体验的实践是奢侈品…
珍惜当下
家教传承以及哈佛的第一堂课“道德”,和一群优秀卓越的人在一起,选择了努力再努力,笃定再笃定…00
记得从小到大我都不善于交流,上课被叫回答问题那更是急得面红耳赤,也没挤出来什么花花…所幸我没有陷在这个标签里,选择了自救!感恩我自己,感恩所有的一切…
4.初踏修行路
从哈佛MBA毕业以前,我已经非常清楚未来会走上一条修行的路。当然,那时以为修行是放下一切,持守很多戒律,去山里禅修打坐,一条很苦的路。而我玩心不死,觉得还有很多该玩的还没玩够,害怕以后开始修行就玩不了了!(原文)
如果你从未进门,那一切都只是原来的轨迹上运行。只是换了装备…
原来我以为的修习,现在才看见了自己的自以为是…
起初接触学习成长,同样遇到了痛苦…(不舒服的人、事、物…)总有出离来敲门,这样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选择以及修为…现在才看清晰一点儿,哪有过去未来只有当下,不避不藏[捂脸]才开始…
5.影响
生活中我们是影响人、事、物…还是人、事、物影响我们;或者是双向进行…复杂难辨…
感受是我们的扩音器,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厘清层层夹杂的关系…放下…才开始看见
有多少思想,感受,观点…来吧来吧来吧…欢迎入围,当我决定了才笃定去向…
感恩生活的慷慨,机会就在每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