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高低》是第一单元的第六课时内容。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通过设计、观察实验现象,构建声音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教材内容进行了顺序调整。
环节一:敲击琴片,感知声音的高低。
这个环节让学生敲击不同长度琴片,学生听到越短的琴片声音越高。由此提出猜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长短有关。
环节二:利用钢尺,设计实验验证想法。
该环节,由学生提出的猜想出发,利用钢尺验证,是否伸出桌面越短的钢尺发出声音越高。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得到结论,的确是越短的钢尺,声音越高。
紧接着:提出问题,声音的产生都是因为振动,那么,不同音高的尺子,振动是否一样呢?学生再次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长度尺子振动情况。从实验中学生可以得出:越短的直尺振动频率越大,声音越高。
环节三:利用音叉,反转认知。
紧接着出示两只不同音叉:长音叉(质量轻),短音叉(质量重)
提问:这两只音叉,谁的声音高?学生会不约而同的回答,短的音叉。接着进行实验验证:长的音叉声音高,短的音叉声音低。这时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提高了学生继续钻研的劲头。
紧接着,拿出两个音叉,请学生掂一掂,学生发现,两个音叉长的轻,短的重。
这时学生开始思考联系:钢尺实验的猜想不够严谨。应该是:同样的力去敲击钢尺、琴片,因为越短的质量越轻,越容易振动起来,因此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
环节四:再次验证学生的想法。
出示长度一样,粗细不同的钢管,请学生推测谁发出声音高?学生推测细的高,因为质量更轻。紧接着,出示编钟,学生推测小的声音高,紧接着播放编钟演奏视频,学生的想法得以验证。
环节五:总结凝炼,得出结论。
在前期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螺旋式发展,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构建的路径得到了结论:物体越轻,振动频率越大,声音越高。物体越重,振动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本课内容已经上过两届了,前期根据教材顺序上课,学生对于声音高低与强弱产生的原因容易混淆,或是不曾理解,遗忘程度高。
本次上课,我重新调整教材内容顺序,通过活动安排,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螺旋式的进行概念建构。这样的设计,学生能真正理解声音的高低产生的实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