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强弱和声音的高低的区分
教学情况:发现学习完5课《声音的强与弱》和6课《声音的高与低》后孩子们对强弱高低还是有混淆。
改进:本课导入环节是以复习的方式切入。学生欣赏尤克里里演奏视频且观察思考“尤克里里怎样发声的”,视频播放过程中故意调节音量键改变视频声音大小。
视频播放结束后在学生说出“手指拨动琴弦使弦振动”类似的话后,提问: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谁发现康老师对自己的电脑做了什么?改变的是声音的高低还是强弱?
再通过板书音乐的音调数字1—7提问:音乐课上,这个数字越大表示声音越……?(高)了,我能通过调节音量键改变这个音高吗?(不能),我改变的是……?(音量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强弱)
效果:通过练习题发现大多数孩子们能较好区分声音的高低和声音的强弱了。
2.教学材料准备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观察,体会和发现弦影响弦乐器音高的因素,进而思考能如何能让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最初教具准备时用了实验室找到的迷你弦乐器,体验音高过程中,同办公室的音乐组老师发现音不准确,且由于音量也比较小,最后第一节课就借了音乐组老师一把尤克里里带到课堂上演示。
教学情况:学生确实高兴也激动,但由于我本人无什么音乐基础,且也不好对借来的尤克里里进行什么操作(拧琴准改变弦的松紧等),以至于学生对影响琴弦的因素的理解不是很容易,基本光靠嘴“无凭无据”的说了。
改进:通过网络搜索找到更准确专业的视频,借住剪辑软件处理成三次视频,分段播放,给学生留够时间观看、倾听和思考、记录。
由于学生很期待,甚至还问我是不是要去实验室弹奏尤克里里(尴尬地笑),所以在播放学习视频前我特意说:为了便于全班同学都能很好地观看和倾听,康老师特意给大家找到了专业老师弹奏的视频,我们一起通过认真观看和倾听的方法,来感受弦的粗细、松紧、振动部分的长短等变化与音高的关系。
效果:前期引导和氛围到位了,虽然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但孩子们还是挺投入的,也很好地理解影响弦音高的因素。
3.实验现象记录时的调整
教学情况:①刚开始是将学生预测的音高变化直接板书在黑板上,发现学生光看我写了,自己没有及时记录预测,也会出现我忘记让他们记录的情况。②觉得活动手册的记录有点费时间,学生花了过多时间写字(苦笑)。
改进:①根据各班学情请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后在活动手册对应位置填写预测的音高变化;老师抽人回答后板书预测情况②将活动手册的“粗、细”改为“粗—细”,音高变化预测就记录成“低—高”或“高—低”,后面以此类推。
效果:学生自己预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后,观看学习视频时就更投入,想要去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特别是预测变化不一样时,更是激动。学习兴趣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