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介绍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一个崇尚独立自主、宽松自由的家庭,雅斯贝尔斯也因此十分重视个人的自由意志。求学过程中,雅斯贝尔斯曾因为反对校方无理的规定,被学校视为“不守纪律、专门制造麻烦、惹是生非的坏学生”,但这也反映出雅斯贝尔斯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大学修业期间,雅斯贝尔斯曾辗转于法学、哲学、精神病理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在教育领域,他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和瑞士的巴塞尔大学任教,还曾在瑞士苏黎世创立了一所寄宿制学校,名为“苏黎世学院”。雅斯贝尔斯曾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面对德国内外交困的严峻处境,一味追求实用技术和经济导致人精神异化、人被客体化、教育迷惘等危机,他基于胡塞尔、尼采、韦伯等哲学家的理论主张,重新探讨教育的本质意义。
《什么是教育》(Was ist Erziehung?)是由赫尔曼·洪恩(Hermann Horn)从雅斯贝尔斯诸多著作中辑录其谈论教育的内容编纂而成,因而内容较为零散,但其中许多思想发人深省。该书写于德国政治动荡时期,此时学生和学者共同体面临着严峻挑战,雅斯贝尔斯针对德国当时教育领域的一些弊病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洞见,同时书中也描述了雅斯贝尔斯对个人具体成长经历的一些反思,例如来自父母、兄弟姐妹和祖父母的家庭影响,游戏的力量,形式和节庆意义与限度,对教师的感激与憎恨,朋友之于个人的存在意义等。但雅斯贝尔斯有关教育的文章在德国并没有得到热烈的反响,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反对他的运动,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强烈批判,这是因为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构想不能与当时受经济限制和国际化的教育学相结合,他对苏格拉底式教育和对教育与爱的关系思考受到排挤压迫。虽然雅斯贝尔斯关于人类自身的教育构想与当时的主流教育思想格格不入,难以获得直接的广泛的社会效果,但实质上,理论的“不合时宜”并不代表它是不真实的,直至今日,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反思仍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尤其是触发对“面向自身”的自我教育的思考。
2、 《什么是教育》的主要思想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构想从“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围绕着“教育能够和应该完成什么”展开,研究的集中论述部分与主要思想是关于教育本质观、交往观、教育的不可计划性、高等教育观等方面,指向人的精神的不断提升和超越,从中反映出他的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雅氏对教育的构想许多源于对当时教育危机的深切反思,由此提出个人见解与深深的忧虑。首先,在他看来,当时的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之实体”存在于当下,这也意味着教育自身被固定形式束缚,在这样的现实中新一代人被牵入塑造人的整体精神中,人们通过这种塑造去生活、工作和行动,即人们出于对教育实体的敬畏而有序地进行行动。而一旦实体变得可疑、不确定、处于消解的过程中,教育就可能变得不确定并支离破碎,所传授给儿童的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伟大整体,而是各种各样残缺不全的东西。而在19世纪,教育和科学教学之间出现了分裂,教育被理解为对年轻一代的预备性利用,处于对科学和技术的需要和依赖,国家对下一代的培训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那些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人可能还没有获得真正的教育,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本身、理性精神生活以及在他身上的历史传统之塑造可能并不存在。其次,雅氏认为,是教育的高强度导致这个时代人们对教育感到不安,导致的结果是年轻人的膨胀,即“他们被允许认为自己就是原点,甚至孩童们也应该对学校规章制度发表意见”,年轻人甚至要创造教师们不再拥有的东西[1]36。教育学计划的局限性体现在将孩子们置于家庭、学校这些狭小的空间环境里。雅氏对比了极权主义世界和自由世界塑造教育的方式,认为“必要的不是预防计划,是预防这种计划的错误精神和预防想要囊括不可理解之物的计划”[1]22。因此,雅氏对通盘计划下的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教育是可被有限计划的事件,通盘计划将人视为“在可谋制性和可计划性的限制体验中才能赢获自身,并且只能以这种方式实存”[1]2的存在者。雅氏并非是绝对否定计划的存在,而是认为计划具有必要性,可以对人进行理性科学的引导,但若计划代替了对理性之自由的转向,灾难将会降临,不必要的、不当的必然发展性计划将消抹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