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妈妈翻着日历对我说:“明天我们得去婆婆家吃饭,知道为什么不?”“嗯,我知道,立夏嘛。”妈妈很是惊讶:“你怎么知道!”我装作很聪明的样子,笑着说:“我当然知道啊!”
显然我没那么聪明。周六的时候,外婆对大家说:“立夏过来过节吶!嗯,立夏是几号去了?星期几?”我马上走到日历前看了下:“5号,星期二。”
当时我心里想的是:居然还有立夏这个“节日”,不是“节气”,是“节日”!
午饭,妈妈端上苦瓜炒豆豉时,欢腾地说了句:“吃了豆子līnglīngzāo!”爸爸一来就夹了这道菜,也欢腾地说了句:“吃了豆子līnglīngzāo!”我跟着学了句“līnglīngzāo”,然后,实在没忍住,呆呆地问:“是什么意思?”妈妈答道:“就是,身体健康啊,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邵阳土话呗!”
“妈,难道我们每年都过立夏吗?”“当然每年都过啊!以前你去读书,每年都还给你留了豆子笋子和盐菜,等你回来吃呢!”
我记得三月三吃地菜煮蛋,清明节去挂清会采很多野胡葱,炒蛋非常香,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非得用艾叶洗澡,中秋节看月亮但不能用手去指月亮婆婆,不然月亮婆婆会割耳朵。记得吃饭必须端着碗必须坐在桌子边,盛饭得盛两下。怎么我就不记得兴过立夏呢?也不记得立夏吃什么呢?
或许立夏吃的东西太过平常吧,或许小的时候,去外婆家吃饭太过平常吧。爸妈要上班,我差不多就是在外婆家长大的。而一到周末,在外公的集结号召下,各路子子孙孙总是大早过去,一起找乐子。外公爱牌,大人们自然就投其所好,集齐四人打麻将,三缺一就换字牌,人数太多可以选择共财,从白天战斗到深夜。已经扛不住的我都睡了一觉起来了,问:“什么时候回家啊?”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你今晚就在这睡算了,去洗澡吧。”然后一个半睡不醒的孩子被逼着洗澡洗清醒了,再睡觉。
那个时候孩子们玩的东西多,最抢手的自然是小霸王,没排上桌的大人们,也会加入抢手柄的队伍。我年龄小,虽然小霸王是我名下的,但是排队还是有点艰难,最重要的是他们总是能以“小朋友要好好学习”为借口让我一边凉快去,所以每当此时,我写作业效率特别高,不过,还是改变不了每次开学前两天都得疯狂补作业的命运。
我最喜欢玩的,是一个小松鼠为主角的探险动作游戏,还有一个是街头打架逢人就打走哪打哪的暴力游戏,它们在同一块板上面,可惜搬家之后我就找不到这块板子了。于是我只能和大家一样,一遍遍玩超级玛丽魂斗罗坦克这任天堂经典三款了。
当然我们不总是不务正业地玩乐,也经常感受文化的熏陶,比如影视文化。家里最多的带子,是僵尸片,外公的宗旨是:怕看鬼片吗?怕啊!越怕越要看!越看胆子越大!于是一家男女老少排排坐,看林正英洒糯米喷狗血贴符弹墨斗。而我的人生乐趣之一,就是转磁带。后来有了VCD,我们就成了影碟出租店的VIP,不过外公是个文化人,像四大名著以及封神榜、雍正王朝等这种央视大剧,都会自己买一套放家里,没事就看看,来客人了尤其要放给大家看。显然,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不看碟的时候,就看湖南经视。那时候芒果台除了放快乐大本营的时候,没人看。经视和都市霸占了湖南人的电视机。越策越开心、超级英雄、明星学院、一家老小向前冲、故事会、都市一时间、寻情记等等,全面网罗了不同性别各年龄阶段的观众。我是越策的死忠粉,直到高一都还在追,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出,一点也不好看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主创人员都被抽走了),高二因为得晚自习才没看了,再后来,怎么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停播了?现在看它再播,已经由一个欢乐的脱口秀综艺,变成了一个竞技类节目了。据说,越策穿越到了天天向上。
噢,还有一个节目,叫福彩天地。不知道为什么,彩票曾经在我们家风靡一时,外公、妈妈、小姨、舅舅四个人经常凑在一起讨论数字问题,然后派我兜着几块钱,去投注点完成他们的富豪梦。我们时常幻想,中了500万该怎么花,在大家设想买宝马还是奔驰的时候,不记得谁语出惊人:“马上去南门口买1000个糖粑粑。”有一次22选5,妈妈说在我下楼的时候本想喊一句,把第一个3改成4,但是我跑的太快,就懒得喊了。于是我们错失了一个中万元大奖的机会——真的就差那一个数字!不过,50元已经是我们所有人迄今为止中的最大奖了,怎么花的呢?是不是买只鸡吃了?反正我们家有好事总是想着,买鸡吃,当然,也可能真的买了糖粑粑。
当然除了看碟看综艺,我们也追剧看,不然多没话题啊。但是后来舅舅不准我们小孩看电视,每天早上出门就藏着遥控器。那时正值《都是天使惹的祸》热播,我、姐姐、哥哥、小姨四个人快到点的时候,就分头行动找遥控了,看完再装作什么也没发生放回去,我们是注重细节的好孩子,如果藏到了书里,放在第几页,放置时蹭起了那一页的卷脚的弧度是多少,我们都会高质量还原。有一次队友们因各种原因都没在,我那天硬是没找到遥控在哪,等舅舅下班回来,一脸苦逼的问起,舅舅哈哈大笑从电视机后面拿出来:“就在这里啊!”唉,真是智商捉急,那么没挑战性的藏匿地点居然我没有扫到,害得我漏了一集没看到。话说回来,男主真的好帅,而且那时候我们追着看的片子,几乎里面都有他,比如《少年包青天》、《一脚定江山》。嗯,男主的名字,叫任泉。
不看电视的时候,冬天,我们围在火炉边聊天,烤红薯粉,一根插进煤球洞里面,咔滋咔滋,很脆。夏天,就坐在凉席上玩各种傻缺游戏。印象最深的是批发冰棒,四个人谁也不想出门,于是就抓阄,写四个条子:一块五、两块五、跑腿、白吃。不知道是真的抽中的,还是最后必须服从分配,反正似乎永远是:小姨两块五,姐姐一块五,哥哥跑腿,我白吃。这也很符合按经济实力与劳动者体力分配的原理。选冰棒的时候,我们都很喜欢别人选七个小矮人,因为这意味着,其他人都能再白吃一根。然而现在的小矮人,已经水的不能再水了,当然,现在我们都明白,还相信抽个写着“白吃”的条子就真能白吃那才是白痴呢。
当该上班的还没下班,该上学的还没放学时,我无聊了就去翻外公的书看。外公的书很多,妈妈说以前外公一下班就去新华书店看书,也经常买书。不过在我的记忆里,看到的多是佛学书籍的通俗读本,用很多小故事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世间存在因果报应。刚刚看的时候很害怕,总担心自己不小心做错什么就折寿啊下地狱啊,后来很喜欢看那一类书,因为我可以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像攒进度条一样,积攒福报。善哉,这种思想是不对的。"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还有一本书,好像是介绍邵阳的风土人情的,不记得书名叫什么了。内容嘛,就记得两个东西,一是双清公园,一是祁剧。记住双清公园是因为没去过,记住祁剧是因为那时候“祁”字不认识。果然人们对新鲜的东西容易印象深刻。那时我还很惊讶,除了城南公园和东塔公园居然还有双清公园?怎么儿童节妈妈从来没带我去过?下次一定要去一下。这个愿望直到去年我才实现,噢,不是儿童节去的,双清公园没有游乐设施。记得那天看完这本书后得回自己家了,在走出巷子的时候,看见街边绿化带旁有本书,我跑过去一看,也是一本介绍邵阳的书,而且比外公那本新。我四处问了问路人,是不是他们丢的,都说不是。秉承发扬雷锋精神的原则,别人丢了东西,我得等到失主来再还给他。于是我就站在路边边看边等。我还记得那是冬天,雪很厚,厚得完全可以去堆大雪人,街上的人很少,我看完了,失主还没来,想揣回家又不敢拿走,挣扎一番还是放回了原处。很久以后,我才隐隐觉得,那本书是老天赐给我的,但我没拿。
大二的时候,在学校,接到了告诉我外公去世了的电话,当时几天后有个竞选,那段时间心情也不好,顿时觉得这狗屁竞选关我屁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那次回家的湘高速很空,我见过各种挤的车,最挤的时候,西站的工作人员不放我们进去了,旁边穿着裙子的妹子放下行李箱踩在上面就开始豪迈地爬栏杆,我不敢爬,跟随人流硬生生挤开了们,涌了进去。高峰和非高峰差别原来那么大,那次我有一种,我把这辆车包了的感觉。
那次回家很累,和我所有累的时候一样,我没有表情,不愿搭话,木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我应该是很伤心,但是我没有哭。好像我很小就不会哭,爸爸告诉我“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我想真这样我早饿死了。听说小时候特淘气,妈妈一打我,我就捏紧拳头,横眉冷对,妈妈见状打得更凶狠,我咬牙切齿,任眼泪怎么在眼眶打转,就是不哭,我妈妈吓到了,不敢打了,想这打下去会出问题的,别以后变成个恐怖分子报复社会啊!而至今各路亲友都还在笑称我小时候是“刘胡兰”,哈哈,我不是“刘胡兰”,我是“刘湖南”。
现在大了,还是不习惯哭,但是,也不习惯较劲与倔强了。有时候甚至很讨厌自己的犹豫,讨厌自己,有时也不得不引颈受戮。
但这次不哭,我没想着较什么劲,我是觉得,没感觉,完全没感觉外公已经不在了,我觉得似乎都还是那样,我们在客厅聊天,外公只是没插话罢了,但他在听着。一切都一样。
后来我再回家的时候,深刻感受到,没有没有,一切都不一样了。大家各自忙着,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带孩子的带孩子,买菜的买菜。周末也会回外婆家吃饭,没有了强大的集结号,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只是吃个饭而已。当年的小姨和姐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哥哥出门和老板周旋,回家还得接七大姑八大姨的相亲招,偶尔也就弟弟过来,陪我玩会游戏,但是我的游戏水平还停留在泡泡堂与跑跑卡丁车阶段,高大上的00后玩CS、CF的时候,我只能掏出手机,换个地方看小说。
今天我和妈妈睡了个长长的午觉,才慢慢走走逛逛到外婆家。开门小外甥女迎接了我,到处跑动告诉大家,姨来了呢。哥哥从芷江露营回来,我非得看看他的高级装备。于是我们在客厅搭帐篷,小家伙很兴奋,撘好后钻进去一个劲跳啊跳啊,像个弹簧。全家人逗着小家伙,陪着她钻在帐篷里闹腾,有小孩子的家还是热闹很多呢。小外甥,你长大后的记忆,会是怎样的呢?
恰好今天是外公的生日,我们作揖,许愿,烧纸钱。端上了菜,我们一起喊道:“吃了盐菜禁得zàn,吃了豆子līnglīngzāo,吃了笋子节节高!”好吃好喝,随便扯扯淡,吃完坐坐,起身各方儿女各自回家。
吃了盐菜禁得zàn,吃了豆子līnglīngzāo,吃了笋子节节高。
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吃了这些家伙,不怕风雨,身体倍儿棒,一切都好。
哟,过了零点了,今天不是立夏了呢。管他呢,反正,每天都祝你,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不管干啥,通通顺利。
立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