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332/ 365天
今日阅读《金字塔原理》
————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作者:[美]芭芭拉·明托 [译]汪洱 高愉
第9章: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我们可以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指导,来分析和引导思维,这样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简化了把结果构建呈金字塔的工作。
一、从信息资料入手。
我们努力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之后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这样就能更好的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那么如何找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呢?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问题所在领域的结构,即界定问题框架中的序幕或切入点。为了深入进去,你必须采用合适的诊断框架帮你分析,用非诊断性的逻辑树提建议。
二、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帮助你设想客户产生问题的领域的状况。
用结构化分析的三种方法(呈现有形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归类分组)中,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建立诊断框架。
1.呈现有形的结构。
任何一家企业或行业的具体领域都应该有清晰的结构,既包含由不同单位组成的系统,各自完成某项独特的功能,画一幅系统的现状或理想状况的图,帮助你决定是否要回答这些问题,并找到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了解行业的业务流程和主要趋势,以此为基础确定危险领域。
2.寻找因果关系。
寻找具有因果关系的要素、行为或任务,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1)财务结构。
画出企业的财务结构示意图。接下来要决定问题是出在哪些影响因素,并分析各种资料、数据,以便对每个问题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2)任务结构。
用树状示意图来表示,企业必须组织实施的重要任务,把每个要素都标明为一项独立的管理任务。
3)活动(行动、措施)结构。
设想所有可能造成该种结果的原因,并按适当的层次分别联系起来。
3.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把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分类。并按此线索进一步找出可能的原因,然后通过回答“是”与“否”确认或排除其中一些原因。
一旦建立了诊断框架,你就可以运用这一神奇的解释性工具与客户交流,从事实上和概念上向他说明公司的现状:
·该结构/系统导致R1。它的现状如何?(即公司的现状。)
·该结构/系统导致R1。从逻辑上分析,它在过去是什么样?(即你过去一直做的。)
·理想中的结构/系统导致预期的R2,它应该是什么样?(即为了实现目标你需要做的。)
我们用诊断框架用来提出问题,决策树和项目评估检测技术图用来阐述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