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怎样劝导才有效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10
【R:阅读原文】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关键在于,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同时,这套提问方法,不只可以用于劝导别人,也能够用在自我激励上。因为许多时候,当我们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鼓励自己生产出大量“做不到”的理由。由此可知,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比如,许多得了拖延症的人,总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相信我,只要你孜孜不倦地问下去,这些拖延症人群到最后,一定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个性中,找到不得不拖延的原因。所以,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就别问“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问“为什么这件事我会不想拖延”。换一种问法,就能让自己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路径。
===以下是作业===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此篇拆页描述如何通过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将否定情绪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Why:不断去思考失败的原因是消极且无效的,为失败找到原因就是为失败找到了借口;只有去思考如何才能成功,才能真正的提高行动力。
How:将为什么的提问转变为:怎么做?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为什么我的作业总是没时间做呢?”
“因为我要带孩子,我工作很多,我工作完了还要陪孩子阅读,阅读完了我还要备课,再晚一点我要睡觉来保证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反思】
当问到“为什么?”时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的理由去解释,并且这些理由是合理的,从而会让自己变得有借口去“失败或者放弃”,影响自己的成长。
【重来】
“如果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去完成作业,你会怎么做?”
“我会选择每天早起20分钟;我会选择中午玩手机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我会选择每天睡前留有20分钟来完成作业 ;我会选择让这个“作业”成为我克服困难的一次挑战。”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
明天之内完成余下的4篇作业;
【行动】
“明天之内你要完成剩下的4篇作业,你该怎么做?”
1、明天在上班的地铁上完成第二周最后一篇作业。”
2、到了公司阅读《游戏力》选出三篇拆页:1、联结;2、轻推;3、向内看,写出R、I
3、下午写出三篇的A1与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