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国汉中升仙村是中国最北的柑橘之地,盛产的也是柑橘并且甜中带酸,酸中带甜。冬至前后,柑橘枝头硕果累累,挂满了沉甸甸的喜悦。
一大早,小姑子电话就来了:起来了吧?我们早点回去,要不摘不完。
哪能不起来呢?老公早都把我催起来了。
公公提前回去有一段时间了,他和婆婆把院子里、离屋近些的、地里的橘子摘完,坡底下的也陆陆续续的摘差不多了,只剩坡上的橘没摘。人老了,摘了也弄不下来,得我们回去摘。
十一月中旬,天气已经很冷了。围巾围的严实,冷风还一个劲儿往脖子里灌。出了巷口,卖橘子的小摊贩推着三轮车已经在街上游走了。
回家的路上,也有三几兩拉橘子的车从我们旁边掠过。小叔子说,他们好早呀。
车行二十几分钟,过一个小坡,眼前豁然开朗,整个升仙村就呈现在眼前了。万物萧瑟,但冬季的升仙村却是另一翻景致的存在。山上橘树成荫,挂满了累累红果,红绿相间,十分养眼。而被三山环围的升仙村此刻也像彻底的苏醒过来一样,充满了欢腾的气息。小孩子吵闹声、大人的说话声、三轮车的轰鸣声、鸡狗的鸣吠声,一起喧嚣着,奏响了一曲小山村的丰收交响曲。
主路上全是装着橘子的三轮车、拉拉车。拥堵的我们车都无法进村了,只好停在村口三妈家的地边。然后走回家。路上不停的遇熟人,这哥、这叔,这婶、这妈、这姐。一村人有小半个村的人都是亲戚、熟人,都热情的跟我们打招呼:回来了,摘橘呀!
回老屋后,公公婆婆已经把上山摘橘子的工具都给准备好了,我们换了上山劳作的鞋服后,就向橘山开动啦。
橘山就在屋后,一匹条山上全都是橘树,我家就只占山脚到半山腰的三行橘树,大约一百多颗。
提着篮子,背着背篓,手里拿着剪刀,我们就出发了。上山的路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熟人背着装满橘子的背篓下山了,招呼着我们;回来摘橘了豪,来,吃橘子呀!
突然听到那边的山路上有人招呼:县长,你也回来摘橘子了?打眼看过去,果然是胡县长。穿着个旧衣服,脚上穿了双天蓝色水鞋,和他平时坐在台上讲话的西装革履简直判若两人。我们都笑了。
胡县长为推广我们当地的橘子,是出了力的。当年他还是经贸局的局长时,和县长一起到西安广交会上去推广我们当地的橘子。那一声吆喝:“来来来,快来看看我们城固的橘子啊,酸酸甜甜,快来买呀快来尝,一块钱一斤,十块钱八斤。”被传为佳话。当时就有几个人围上来跟讲理,咋买的多还贵了?别人一看这里围了一堆人,以为有啥好东西都围过来,结果人越围越多。推销取得巨大成功,当年外地采购商蜂拥而至。橘价直接翻了一翻。
我们当地的橘农都很尊敬他。
到我们地了,哇,婆婆今年把橘树经营的真是太好了。一颗颗的树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橘子,像一挂挂的葡萄串,把枝头都压弯了。目测每棵树都要摘一百多到二百斤橘子。金黄色的橘子一嘟噜,一串串的挂在枝头,看起来真是诱人呐。我们立马蹿进园子,把树顶上最大,最圆,最饱满的橘子摘下来解馋。新摘的橘子带着清晨的露水圆鼓鼓的落在手掌心,掰开时汁水顺着指头往下滴,吃上一口,汁水四溅,酸酸甜甜的,美味极了。我一口气吃了三个。
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我们开始摘橘子。摘橘子不能用手揪。得用剪刀剪。如果用手揪下来,我们叫歘把,歘把枝头第二年是不挂果的。也不能把梗剪长了,会戳破橘子皮,不利于运输和保存。
整个山上听到的都是人语声和剪刀的咔嚓声。他们忙着、打趣着:你家今年的橘子卖了,可以买车了;他家今年的橘子卖了,可以给娃说个好媳妇儿了。丰收的喜悦,像胥水河翻滚的波浪,在言语中欢快的流淌。
不一会儿就都剪了很多橘子,带来的家什都装满了。该往山下运了。年轻力壮的用挑子往下挑。力弱的背篓背、蓝子提。下山的路上都是人挑肩背手提的橘子。
我老公、小叔子和姑婿往下背,我们继续剪,剪下的橘子堆在带上来的彩条塑料布上。有处不平地方的橘子咕噜噜的往下滚,好像迫不及待的要下山换钱一样。
旁边的大叔看见了说:这往下运橘最麻烦了,要是能自己滚下去就方便了。另一个接着说:行呀 你家先滚。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炊烟从红瓦屋顶升起啦,慢慢的饭香菜香四溢了,不知不觉该吃午饭了。喊声响起啦,强娃!莲女 !回来吃饭了。手机也此起彼伏的响了。于是叫的和没叫的都停下手里的剪刀,背起装满了橘子的背篓、蓝子往山下走去。
而山下的路上,早已排满了装橘子车的金色长龙。你走了,他来了,金灿灿的一片。它们都是要往橘集上运。那里,一排排的大卡车等着收走拉来的橘子呢。
老公和小叔拉了一三轮车的橘子到集市上去卖,回来时,说先不吃饭,再拉几车去卖,说橘子价又起来了。婆婆高兴的嘴都合不拢,脸上一条条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我们也跟着开心。胡乱扒拉了几口饭,又紧着往山上去剪橘子、往下来运橘子。
下午5点多,树上的橘子都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有些绿的,让它们挂在树上再张扬几天,变的更红更艳了,更招人喜欢了再摘。
而别家树多的,一颗颗金色的橘子还繁星一样挂在枝头,那是他们明天、后天、大后天的繁忙,也是丰收的欢欣和希望 ……
慢慢的,橘子摘完了,卖完了,山村又开始沉寂下来,年轻力壮的怀揣着梦想,又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了,留下的老人和孩子在家里守护着那一片柑橘基地,打虫、施肥、剪枝、浇水、掐花。为来年的结果做准备,也为往后丰盈的日子继续挥洒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