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P44—49
今天阅读建议六“碎问而闪存的能不是惰性知识吗”
1.在知识习得上,不宜碎片化,要不然,学生便成了无所不知而又无所能的“新新人类”,既走不远,也不能把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社会带向远方。
【我的思考】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并构建单元目标体系,由此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以终为始,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碎片化、浅层化、模式化的课堂教学,并构建整合、关联、发展的课堂教学。
2.碎问成为课堂风景的原因
首先,是时势使然。其次,是应试需要。再次,教师缺乏必要的学科素养和通盘构架课堂的能力,无法踩准重点、难点或核心部位,只能在文本中兜圈子,东冲西突;或者四面受敌,多向出击。最后,也与积久而成的教学审美有关。
真正的教学智者不时会让孩子们陷入“意义充溢的沉默”(佐藤学语),而秉持如此审美取向的人,绝不会让碎问盘踞课堂的时空。
【我的思考】碎问的课堂无法让孩子体验真正的学习,所以作为教师要不能一味的追风,好的课堂必须是适合学生发展的,问题的设计可以考虑基于教授内容形成问题链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
3.惰性知识、闪问、闪存
惰性知识: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称那些只被懂得而不会被理解、迁移、应用并且容易被遗忘的知识为惰性知识:应和着碎问而被提取和回答出来的东西尝尝被快速记住,但它相当于“工作记忆”,留存在大脑里的层次钱、时间短,也很难在一些特定应用或创新情景中被激活,转化为新的学习生产力。
碎问之下、闪存之中,学生大脑只是貌似在场,思维遭遇清场。心灵大门及其通道被关闭了,真学又焉能发生?
碎问之下所学信息或知识正是这散珠和乱兵,它们缺少关联,没有整体感,也没有灵魂。
【我的思考】我们要交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的知识,就像穿项链一样,把知识通过一定的关联因素组织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任务链、活动链来完成一系列活动从而获得系列性的知识。
4.力减碎问,不意味着小处不可问
盖尔格说:“词语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碎片化问题必然引发烦琐的、发胖式的分析,必然引发教学活动的支离、学生思维的破碎和整体效果的坍塌。但这不等于说,课堂提问全都要着眼于教材文本中的大元素、大事件、大段落、大问题,课堂提问亦可从小处引出大问题启动真学。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教材里、文本中、句行间都有“世事”、学理、真义、深思蕴藏着,就此发问、教问、答问,一定会有着学、乐学、优学的充实感、意义感和享受感。
【我的思考】问题无论大小皆由课堂需要来发问,只要是基于学生认知,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够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好问题。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最关键的,这要教师在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情分析上下足功夫。
“小处亦可问,小问非碎问,由此巧发问,做成真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