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将学习到的知识视作一种工具,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加深自己内心的思想道德修养,例如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内容,丰富自己的道德修养。
一、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修养
1、品味语言之美,提升文化品味
阅读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在阅读中可以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可以从一些语句中受到启发。低学段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感受到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感情,通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无外乎是在慢慢的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
2、感受文化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低学段学生通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从这里边感受丰富的文化,从这些阅读中能学到一些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能分清是非对错。中学段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些许启发。从阅读中体会文化之美,从而提高自己的正确的审美。
3、体会文章大意,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新课标指出: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第一学段通过阅读,能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和体验情感。第三学段中通过阅读作品,能有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能受到感染和激励。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受到作品的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新课标指出:课程标准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要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阅读中,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更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通过图画阅读来发展思维,第一学段的学生能通过想象来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大意。第三学段能够深入细节,想象描述的情境,第四学段能够有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三、珍视学生个性化感受和交流
学生是独立的,是发展的,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正确看待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能局限于老师的知识层面。阅读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答案的,要多鼓励学生多感受多交流,创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通过课标的学习,可以看出,阅读是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有活力的一项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