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出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设计并研究宽度和厚度对桥面抗弯曲的影响。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开课以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桥梁,并通过图片感知桥梁是最容易断裂的部分,让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怎样做让桥梁不容易断裂。学生基本上能说到增加厚度,宽度,改变形状和材料来抗弯曲,也为后面的课奠定基础。
我认为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握好控制变量。因此,在学生做不同宽度的纸上放硬币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讨论这个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说:“两本书之间的架空距离应保持不变。”有学生补充说:“纸的厚度、长度不变,垫起的高度不变。”还有的说:“硬币要放在不同宽度纸的中间,纸横梁以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标准。”通过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接着,我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实验。随后学生用四张不同宽度的纸进行实验,边实验边观察记录。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并交流。然后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教学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时,同样先让学生考虑要控制哪些变量,然后预测,最后再实测。通过观察学生总结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越强。接着让学生思考横梁是平着放还是立着放好的效果更好。学生的想法不同,理解也不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最终通过用弯一弯直尺的方法来验证,通过比较和验证学生确实明白了横梁立着放的道理。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从中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