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一段时间里,总感觉自己学习很多教育理论和方法,但是遇到问题却束手无策,脑子里空空如也。
原来是源于一下三个原因——海勇老师答疑:
第一个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平行人格”。即孩子在一个地方表现的非常开朗开心放松状态,和在另外一个地方表现出的非常难受状态都是真实的。我们要真正理解尊重到孩子。而孩子也会真实感受到你我们的理解。当我们能够清晰自己的需求,然后也能帮助孩子去撑起他的需求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进行教育。
第二个是,我们的学习是基于我们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
是啊,报课学习的初心是如何指导孩子,而不是提高自己。边界不清。
嘻嘻,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情。
第三个是,我们的学习只是关注记了大量的笔记,感觉学了好多知识和方法,是在用身体的勤奋掩盖大脑和心里的懒惰,而没有关注自身的感受。
是啊,自己一直是在做知识的搬运工啊!从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感受,这咋会提高呢?!
真是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