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怎样根治各种“做不到”12

孩子一到学龄期,各种“做不到”就如顺口溜一样,时不时的就会从孩子口中冒出,不是学习上的,就是生活中的。

遇到不会的题,“我不会”,学校有个什么活动,自己动手动脑的作业,也是“做不到”。这样的孩子既没有挑战精神,也不会创新,有突破。

其实这样的做不到,不止孩子有,成人也有,比如参加个公司单位的演讲,组织个活动,总是被自己想象的困难所吓倒。

那么怎么根治各种做不到呢?

1-聚焦孩子具体做不到哪方面。

如,一道题不会做,是不理解题意,不知如何入手,还是不会计算,将问题聚焦于一个点,而不是整个面。

2-要植入“暂未获得”的信念。

当聚焦于那一个点不知道时,就要改变孩子从内在的我不知道,做不到的信念,而是让孩子具有成长型思维,意识到,我只是还没有获得这项能力,而非完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我拥有了这项能力时,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

3-问如何获得。

当知道自己是哪项能力缺失时,就该问问自己,父母问问孩子,如何获得这项能力。因此孩子就会去思考,想办法。

当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后,再遇到似的问题时,也就会迎刃而解,同时拥有大大的成就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