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1.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你看着它们时,你也在它们的(镜面上)留下了(镜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反之,你看着(一个事物)的那一刻,(那个事物)也因你的注目(得以存在).
2.(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的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3.当妈妈这面镜子没有光,婴儿就觉得自己是(不存在的)。
4.妈妈,这面镜子若打开的很少,而且打开时都是儿童在极力讨好魔镜,就易导致的结果 :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
5.一个人太脆弱了,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年(没有被看见),解决方法也是我们直播间的心法之一(我看见了)。
6.在中国妈妈这面魔镜能否打开,关键是儿童能否让磨镜高兴,因为妈妈缺乏两点:
第一,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识。
第二,即便有意识而不能感受对方的感受,缺乏链接。
7.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她(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8.每个人都有两面镜子,一面是(社会镜子),一面是(内在镜子)。当原生家庭教育不当,就会只有(内在镜子),没有(社会镜子)。这样的孩子是缺乏(存在感),它的价值感都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
9.孝道的悖论是: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大孝养父母(之志),至孝养父母(之慧)我们不能做愚孝,要有(自我价值),不去(压抑自己),父母不完全是(对的)。
10.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就是(爱)。
11.在夫妻关系中,不愿意去(感受对方)的感受时,我们是没有(力量的),当我(可以感受对方)时,就有了力量,也可以(感受自己)的感受,并相互建立(连接)。
12.看见你,也就看见了我。“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将卢米的境界延伸,也就是说:
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里的投影,绝非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13.我们每日三省吾身,要有你即(镜子)你即(镜像)这一意识,你才能看到(别人),乃至(你自己)的全貌。
14.妈妈的(镜子功能)对于孩子,越小越有用,如果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就会整合成一个(宽容的好孩子)。如果妈妈不能接受(坏孩子),孩子自身也会进行分裂,分裂成(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