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脏象论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天以六六为节
古人以天干配地支来纪日、纪年等。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从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等,六十为一周期,称为“六十甲子”,这就是“天以六六为节”的一种体现,以六个六十来标记时间循环。
地以九九制会
古人认为地有九州,与人的九窍等相对应,以九为基数来进行各种数理的推衍和事物的归类等,通过九九之数来将地上的各种事物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联系,体现了一种对大地万物的分类和整合方式。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
“天有十日”指的是天干的十个数。
“日六竟而周甲”是说十个天干轮流值日,六次轮完正好是一个六十甲子的周期。
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一个甲子是六十日,六个甲子就是三百六十日,这是古人对一年时间的一种大致计算方式,与实际的一年天数虽有差异,但在古代的历法和理论体系中,以三百六十日作为一个基本的时间框架来构建各种理论和指导生产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