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的指点有太多的佛教名词,实话说我真没看懂,我只好逐个百度。
看完还记不住,真是累死个人。
后来的信息转来转去实在是不方便,于是我就很少提问了。
但我依旧坚持静坐。
我们静坐的心境如果停留在佛家所讲的“二禅”以下,那么无论哪种宗教教法都对修养身心有很大帮助,如儒家、如道教,如天主教、如印度教、如身心灵、如心理学治疗等。
简单说起来,“静坐、打坐、冥想、禅座、坐禅、默想、瑜伽”这些五花八门的名词概念所指向的修习,在入门阶段是相通的。名词还会变化更多花样。
但直面真相,不被名词概念所迷惑才重要。
这是我禅修见性后得到的宝贵能力,这个“直面真相”是觉知层面的,并不是思维逻辑层面的。
如果对佛家禅修有好奇心,或者为了破见解,我推荐大家看几本书。
《悉达多》(黑塞 - 诺贝尔文学奖)。
-- 并非是佛陀的故事,但又是佛陀的故事,并且是我们每一个凡庸之人的故事。
《八万四千问》(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这里有犀利的问题和答案,打破你对佛家的刻板印象。
有兴趣可以继续读一本宗萨的《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其它的就不建议了。
《定慧之路》(致光法师)。
-- 这是一本禅修指导手册,实修过程中反复看,不同次第会有不同的体证。
前面提到的《禅定入门》和《禅修入门》,我不建议看了。
如想读更多的书深入佛法,建议大家直接阅读靠谱的佛教著作,如世亲菩萨、龙树菩萨、姚秦鸠摩罗什大师、唐玄奘法师等的著说 (听到这些名字就被震撼到了吧!)。
并且请记住,佛经论藏内的文字不重要,隐藏在文字后面的实修体证才重要!
我讲过的,你并不想成为一个“不会游泳的游泳理论家”吧。
比如,大家看到的《心经》第一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是指导你实修体证的,如果不去体证,你读一辈子《心经》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