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王阳明安葬于绍兴城南三十里的高村之洪溪,距兰亭五里,这是王阳明生前亲自选定的墓地。参与葬礼的有千余人,虽然官方不予礼遇,但参加葬礼的言官(都御史、御史、给事中)就有三十人多人,另外还有布政使、参政、参议、知府、知县等各地大小官员,还有朝中各部的尚书、侍郎、主事等各级官吏,大学士方献夫、谢迁也赶来参加了葬礼。
参加完葬礼之后,门人王艮不顾党禁,大会同志,聚讲于阳明书院,并订下盟约,才回泰州而去。
门人薛侃提出在杭城南十里的天真山建天真精舍,董澐、刘侯、孙应奎、程尚宁、范引年、柴凤等负责建造,邹守益、方献夫、欧阳德等也先后参与谋划。嘉靖九年(1530年)九月,天真精舍落成,中为祠堂,用于祭奠王阳明,后为书院,可供诸生百余人食宿学习。大家约定每年春二月、秋八月的仲丁日为祭期,四方同志如期陈礼仪,悬钟磬,歌诗,侑食。祭奠后,再举行阳明心学会讲,直到月底结束。
眼见朝廷如此对待王阳明,在王阳明停灵期间,便有乡里恶少前来骚扰,欺负王家子弟。而王家内部也有人不遵王阳明定下的家规家法,乘机欺负王正宪(23岁)、王正亿(王正聪,4岁),家事变更无常,正宪、正聪母子饱受伤害。
王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王阳明有三个同父异母弟弟,分别是王守俭、王守文、王守章,还有同祖兄弟五人,即伯父的儿子王守义、王守智,叔父的儿子王守礼、王守信、王守恭。因此,葬礼以后,阳明诸弟子为了保孤安寡,禀明太夫人及宗族同门戚里,并请来按察司佥事汪克章、太守朱袞等当地官员作鉴证,将王阳明的家产及家事一一分析区画,由弟子、南都刑部郎中黄宗明执笔录下《处分家务题册》,一式五份,一本留在绍兴府、一本留太夫人、正宪和正聪各留一本,阳明弟子们留一本。并约定,弟子们每年派两人轮流来协助王家处理家务,诸叔侄不得干预。轮值的名单,通报全体同志。
王阳明弟子们不顾朝廷成命和党锢之禁,对老师及其一家如此尽心尽力、善始善终,充分说明阳明的良知之学确实可以教人如何做人,而明世宗、张璁、桂萼、杨一清的所作所为,恰恰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良知之学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