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星期日 晴
自上个星期和班主任确定语数英三科联手共管后,我们首先从座位入手,把全班分成了六个小组,打算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管理。
实行的这一个星期,效果还是有的。
因为新换了座位,小组成员也有新的调整,根据我以往的经验,重新安排后组员之间的新鲜感其实是一种可以利用的积极性资源。新的小组、新的同桌,意味着新的开始,之前表现并不太好的学生此时也会想着给新的组员留下好的印象。成绩优良的学生会因为遇上旗鼓相当的队友而对接下来的共同学习充满期待。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够激发一下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事情也就成功了小半。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当有两三个很爱说话的人凑到一块儿,影响的就会是整个课堂。所以,一经发现,我马上对其座位进行了局部调整。这天上午有两节语文课,站在讲台上,六个小组尽收眼里,这样的模块真的便于老师在课堂上掌握情况。由于小组的桌子面对面,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明显宽了不少,上课时我特意在其间走动,感觉特别顺畅,所有小组每一个人都在我的关注中,使得没有人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
两节课下来,感觉挺好。以后的几天,我又在小组长的管理上进行了要求,特别是作业的管理。要求正组长每天早上老师进教室之前必须完成作业的检查和记载,并且根据老师的布置组织组员进行学习。组长的能力也是有强有弱的,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了个别组长后,检查作业这项任务基本上不用操心了。
可是,组织学习这件事连续三天都没什么起色。分析了早上到校后的诸多因素后,我决定用任务驱动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周二下午放学前,我告诉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班每天的语文作业都是一样的,包括阅读、摘抄、日记。从早上一到校就可以开始做,在学校做完了,回家就不用做了。大家一听,瞬间来劲了。果真周三早上进教室,看到的场景就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圈画、做导读单,少量学生在做摘抄。这样,在任务驱动下,配合组长一对一检查,谁做了谁没做,谁认真做了,一目了然。
语文安排算是顺利了,那么数学和英语呢?周三是数学早读,我在教室里批改日记,借此观察了一下数学课堂。数学老师上课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数学家庭作业,一下子花去了好几分钟。然后就开始讲题,他是按小组的顺序每轮每组点一个学生上台演板的,一轮完了接着又一轮。当六个学生在上面演板的时候,下面的学生没有任务,听话的在看黑板,不自觉的就在开各种小差。所以,当他评价黑板上的答案时,回答应和声寥寥无几。我看他仍然好脾气地在讲台上连续询问,也没有走下来揪住不听讲的人,便打算下课后提醒一二。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跟数学老师说,可以每天早上让组长检查数学作业,然后把没有完成的名单交给他,这样就可以节约课堂上的时间。另外,数学课上给小组加分或减分不要这么频繁,以免影响大家的注意力。最重要的还是,要特别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不听讲,老师讲的一切都是白搭。老师一定要在小组之间多走动,防止学生开小差。
经过我的提醒,第二天数学老师的上课状态明显积极了很多,可见,新手的他正在为我们班的齐抓共管而努力改变着。
昨天下午第二节课刚好进教室看到英语老师在上课,本就责任心强的她也时不时地在下面走动,课堂秩序井然,同学们跟读挺认真的。她也会随时给各小组的表现打分,记在第一块黑板的加分项里。看来,英语老师还是有经验的,后面我们就可以进入小组学习阶段了。
我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一切走上正轨,就是我们开始收获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