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不要再讨厌自己(待续2)
03.自我厌恶背后是内在权威的批评
透过小A的案例,可以看到:自我厌恶,就像内在有个高高在上的权威,不断挑剔、否定自己,令自己陷入痛苦。那么,这样的内在权威从何而来呢?在咨询中,我问小A:你觉得“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原因是什么?一开始,小A归因于自身的种种缺点。我太敏感,不够自律,反应慢,情商不高,表达能力不好.........但事实上,她一开始是能够把事情做好的,通常是事情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掉链子。这就说明,阻碍她前进的,并不是固有的缺点。后来随着咨询深入,我引导小A持续自我觉察,去探索更深层的原因。小A痛苦地告诉我,她感觉自己内心总有个声音,将她的每个行为形容成“缺点”,不断批判她、打压她,甚至咒骂她。我让小A试着去走进那个咒骂自己的声音,看看它来自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我问。“她很熟悉,似乎是我认识的人。”小A紧闭着双眼,神情纠结且痛苦。“不用害怕,我在这里。”我温和地注视着她。突然,小A猛地睁开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那是我的妈妈!”原来,那个令她不断自我攻击的人,是一直口口声声说非常爱她的母亲。这个声音曾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因为恐惧,小A无法面对。如今花了很长的时间,她才终于能够直视。3岁时,小A父母离婚,她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她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别人的标准和要求也很高。特别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母亲很难容忍小A犯错,即使是很小的错误,也会被放大;即使是很小的失误,也会被母亲羞辱。小A依旧记得,有次过生日,亲戚朋友和他们的孩子都在,母亲趁兴让她弹钢琴给大家。因为太兴奋,她弹错了几个音,大家都没当回事,但母亲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默默走开,似乎是想按耐住心中的怒气。等小A终于弹完了,母亲拿了一盘水果过来,突然情绪爆发:
你总是这样!总是让我难堪!你总是什么都不做不好,什么都不会!我为什么会有你这样的女儿?
母亲猛烈的攻击,让小A瞬间懵了。她呆呆地坐在那里,内心充满了羞愧与耻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小A的成长过程中,经常发生。
“你为什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会有你这种孩子”“你注定就这样了,跟你爸一样”……
这样的话,小A听了很多年,一遍又一遍的在她耳边重复。她很努力去把事情做好,却又似乎永远不能让母亲满意。
母亲失望一次,攻击她一次,小A的自我厌恶就多一分。但出于对母亲的爱与认同,感恩母亲辛苦将她抚养长大,小A从来没有质疑过母亲,而是把责任推自己身上,认为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也恰恰是这份感恩与愧疚,捆绑了小A的一生,也击碎了她的自我和骄傲。长此以往,她把母亲的标准内化到心里,形成一个苛刻的内在权威。一旦遭受现实的小小打击,就会引发强烈的内在冲突,“PUA”自己——你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你果然能力不如别人……表面上,他们有个“完美主义”的要求,心理阈值远远高于他人——别人所认为的“可以”,在他们心里很可能是不可以;
别人所认为的“好”,在他们看来就是一般,甚至“差劲”。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的内在权威,无时无刻不在否定、批判他们,拖拽着他们坠入“自我厌恶”的深渊。从而导致在做事的时候,持续的自我攻击不断消耗他们的心理能量,以致身心被掏空,最后不得不选择放弃。
尚和道~瑜伽+冥想+心理学+深度分享晚间调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