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我家后门的井边有一棵李子树。一到每年五月枝头挤满大大的李子,有的红的还长了虫。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父母叫摘李子了。树上有的地方不好摘,还要捉住枝头使劲摇撼,只听到树下‘’突突‘’的声响,李子就在落在地上到处滚,很多都滚到檐下沟里。那时候我们还要捡起来淘干净。不知什么时候,井边打水的人开始用提水的竹竿打李子,后来偷李子的小孩也很猖獗。有时候一个人在屋里听到瓦房上哗哗的响。从此以后,我们想吃李子也等不到五月就没有了。不过我和哥哥还经常上到树上寻觅得到两个。后来,打李子的人也不收敛,母亲越来越气愤,又因为爱惜房瓦,干脆就把李子树砍掉了。我们很失望,但我们也没什么说的。母亲亲自栽的李子树又自己把它毁了。
从此,我们吃水果只能另想办法了。
村里公房旁边有一棵枣子树,树下绑着一间养牛的草房。红熟的枣子掉在树下的沟里,一大早,尤其是刮了风下了雨的时,我们小朋友就跑去捡枣子,红红的饱满的枣子,泡在雨水里,有的枣子还落在牛屎上,很新鲜,洗一洗就可以吃。一早上常可以收获一大捧。那时候的枣子真是香脆可口。
放学回家的时候,要经过一个村子,村子在一个山冈上。山冈上栽了许多李子、梨、苹果等。在路边有一颗梨树,树干要约三个小朋友才能 围一圈,树上有好几个猫头鹰藏身的洞。放学之后我们小朋友有时跑到树下捡烂掉的梨子吃,梨子大又甜,汁液又多,书包里只能装两三个。但不久树下就拴了一只很大的狼狗,很凶,一听到有响动就发出凶恶的声音,吓得我们经过这里就赶快跑,生怕它扯断绳子追上来,走不多远就要往身后瞧一瞧。
星期天,我们小朋友还要伙同一起到山冈上偷李子。我们先瞧好时间,瞄准果林里没有人,立刻窜到地里偷果子。我们把衣服扎在裤子里,摘到的李子就往“肚子”里装。一被发现,就抱着“肚子”飞快地跑。跑起来,李子在“肚子”里甩来甩去,不听使唤。有的李子就挣脱了,我们一边跑, 李子一路滚;有的李子窜到裤裆里,顺着腿和裤管往下落。
记得一次和几个同学去偷果园里的桔子。放学后,我跟着几个同学穿过一个山林,来到一大片果园。我的胆子是他们中最小的,虽然有两个女生为我们放哨,但我还是不敢去摘,最后同学都摘了很多我才下到地里摘了几个。离开果园不远就被发现了,一个扛木头的男子放下木头追我们,我们发了疯似的跑,等跑出林子一段距离我们就分成两拨,我和小虎跑在一路,他比较胖跑在我的后面。那男子很快就追上了小虎,要夺小虎的书包,小虎躺在地上使劲抓住书包又哭又闹。看到小虎被抓住了,我也不想跑了,准备自首,就在那位叔叔来抓我时,小虎一下挣脱,迅速逃掉了。结果我成了落网之鱼,我真后悔。为什么他们使劲挣脱也要逃,我却甘愿要被抓呢?
一晃三十年就过去了,那些记忆中的果子因为故事而别具香味。长大后,发现自己其实不爱吃水果。
老婆每次买回的水果,我和女儿就吃得很少,但我对记忆中的水果是美味的。
可女儿就不是了,它没有水果的故事,面对筐里大大的红红的苹果、一颗颗的枣子、一只只的桔子,无动于衷,也不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