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顺着人性做事?
说白了,就是你要明白别人心里想什么。
很多时候,如果对人心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就会惹祸上身。
学会洞察他人的心理,顺应对方的人性,你才能在这个世界安稳立足。
《三国志》中,袁绍要攻打曹操,田丰看出曹操诡计多端,多次劝谏袁绍不要出兵。
袁绍不听劝,于是田丰一而再、再而三请求。
几番下来,袁绍彻底恼了,他将田丰关押起来,随后带兵出征。
果不其然,一切如田丰所料:袁绍大败。
就在底下人都以为袁绍会就此重用田丰的时候,田丰却被袁绍杀了。
为什么?
因为田丰虽然聪明过人,但他错就错在忽略了人性——
没有一个领导人,会喜欢下属的风头盖过自己。
当你表现出超出领导人的智慧,不仅伤了袁绍的面子,也会破坏了他的威信。
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袁绍杀田丰也就是必然之事。
作家彼得·德鲁克说:“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很多时候,你不是不能发表意见,只是在发表前,你要先想想对方有没有接受意见的雅量和胸襟。
然后,你就可以决定“说”还是“不说”,或者“怎么说”。
同样是谋臣,荀攸就有大智慧。
荀攸是曹操智谋团的首席谋士。
曹操征讨吕布,是荀攸提出“引沂泗之水,灌下邳城”的计策,最终生擒吕布。
曹操应对袁绍的讨伐,本是以弱敌强,结果因为荀攸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最终反败为胜。
荀攸这样一个才能卓越的人,却十分内敛低调。
面对自己显著的功绩,他向来只字不提。
与曹操相处的过程中,更时常犯一些小错误,让曹操来纠正,借机给对方优越感。
就这样,荀攸深得曹操器重,更被曹操尊称为“谋主”。
纵观三国时期,聚集了众多运筹帷幄的名士,但能够善终的并不多。
荀攸是其中一个。
不得不说,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性的拿捏。
生活中,越是有大智慧的人,越能够了解别人,同时洞悉人性的弱点。
他们不张扬不跋扈,知道用韬光养晦来保全自己,更懂得满足他人的心理以达到自身所求。
记住,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永远站在人性的角度思考。
当你能够体察人心、顺应人性,自然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