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晚上写的信,我隔天(即25日)托邮局熟人当天送上邮车出渡口,在信没到达她手中的日子里,即临春节前夕,那时的我,思绪活跃,一有空闲就想给上海写些什么,仅隔三天因有人回上海故(27日)又提起了笔。
兰芳:
24日给你的复函谅已收悉。何故这封信能破例地早到你手中,道理是我25日清晨乘车去市邮局托熟人当天塞进了去成都的邮车,其原因仍是为了尽快到你面前,免于久盼。盼信的滋味不好受。
今年返渡,心里总觉得悬空,人只要停下心来便会提笔,似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言语要倾诉、要落纸,有点像古人所云的相思寄托,亦是我所谓的“甜”处吧!
写信前,我照例地重读了你的来信,端详着照片,抚摸着干了的苹果。我深有体会何为“睹物思人”,你成了我的镜中之花、灯下之影、水中之月、画中之人。
估计这封信出现在你眼帘正值年初一,我在那天中午定斟酒一杯,祝你健康、愉快、心悦。自己这样做是书呆子,可不这样“画饼充饥、聊以自慰”又能怎么?!兰芳你说说。
算来,我在四川已过第七个春节了,节日不能陪伴二老,总感内疚,好得今年你与他们共度,稍微安心些。父母为我操劳、忧愁,够辛苦了,为什么总有不称心如意的事!
兰芳,我俩是苦命知音人,当今犹如坐在一条小舟,现实恰似一片汪洋大海,要到达理想彼岸是艰苦的,况且小舟又遇漩涡,怎么办?你是船老大,试问是进、是退、还是徘徊……
生活验证,凡要做成一件事,除了开始有意识外,意志是重要的,是关键。如果做的事是经过深思熟虑、并又是合情合理的话,那就应该坚决地走下去。过去的往事可作为“恶以诫世,善以示后”对待,眼下的问题不在于徒然悔恨,而在于怎样抓住现实,也就是怎样来对待目前我俩正在进行的事,不光是坐而谈,重要的是起而行。
倘若你确实认为我们彼此十几年前的一切和今天仍有“心有灵犀”,就让我俩携起手,为我们今后前途创(闯)一条路,尽管会遇有想得到和未知的困难,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用理智妥善处置。我的环境,父母的宽容为我俩提供有利条件。素璞是四十年代人,她处理事往往带有宿命论,她明白蒲松龄的“天命虽难违,人世贵自励”,“无似乃主空白头,一经终老良足羞”(蒲作诗自勉,屡屡赴考落空,终于76岁中榜)。一个少妇行动上常会“抱残守缺”,“穿凿附会”,她时而彷徨徘徊、时而患得患失,一筹莫展、顾虑重重,像有一条无形锁链在扣住,难熬、痛苦,可最终毕竟还是冲破一切讥谗、障碍,摆脱那种永远辗转在虚伪下的补丁生活……你是七十年代的人,难道还逊于四十年代的素璞?这些比喻可能不当,也可能是我自私了!。
我俩并非初交,就我而言绝非一时冲动、感情用事,理智在督促我,十几年的苦思冥想叫我这样做。
没什么送你,现翻出一张旧影附在信中,望不嫌弃。佳节里,辛酸话不多说,还是开心舒畅些为好!思潮汹涌、难以倾完,今到此搁笔。
祝
好! 伯清 1973.1.27.P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