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逆向设计
教师是设计师,该职业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精致的设计课程和学习体验活动,以满足特定的教学需求。我们也是评估设计师,诊断学生需求以指导我们的教学,使我们自己、我们的学生,以及他人(父母和管理者)能够检验我们的工作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最好的设计中,形式服从于功能。
“如果目的地未定,那怎么走都行。”(谚语)
如果不能明确教学的预期效果,我们又怎么知道我们的设计是合适的还是随意的呢?我们如何将只是有趣的学习与有效的学习区分开来呢?我们不考虑清楚这些目标对学习者的活动和成就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能够使设计符合内容标准,使学生收获珍贵的理解呢?
良好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技术技能,而是为了以目标及其潜在含义为导向,产生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
为什么“逆向”是最好的
要想做出思虑成熟且重点突出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和课程开发者在思考工作性质的时候做出一个重要转变。这个转变是指教师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我们现在必须要挑战自我,首先关注预期学习结果,这样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
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只有明确知道预期结果,我们才能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
太多的教师都只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他们首先花大量的时间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些材料,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是首先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
如果没有设置清晰明了的学习优先次序,很多学生会感觉日复一日的学习是令人困惑和沮丧的。
传统设计的两个误区
“活动导向的设计”的不当之处在于“只动手不动脑”——就算学生真的有所领悟和收获,也是伴随着有趣的体验偶然发生的活动。纵然有趣,但未必能让学生获得智力上的成长。学生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参与,认为学习只是活动,而不是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
“灌输式学习”,即学生根据教材逐页进行学习,尽最大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所有的事实资料。“灌输式学习”就像是走马观花式的欧洲之旅,没有总括性目标来引导。
没有引导性的治理目标,或没有清晰的优先次序来架构学习体验,学生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反馈。
如何通过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活动和资源的目的,以及活动和资源在实现特定表现性目标时带来的帮助?我们提倡将习惯的做法进行“翻转”。
我们要求设计者制定目标之后,思考以下问题:什么可以用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达到这些目标的证据是什么样的?教与学所指向的、构成评估的表现性行为是什么样的?
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逻辑上导出合适的教学和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内容标准的要求。在“为理解而教”时,我们必须把握主要观点——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