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的乐趣在哪里?
我觉得首先是古诗的音韵节奏的美。
小时候读《敕勒歌》,并不知道敕勒川是什么,阴山在哪里?仅仅因为他特别容易上口,听了一两遍就会念了。如今想来就是他的音韵节奏的美,你看“敕勒川,阴山下”,平平仄,仄仄平。 所以我们在让孩子初读古诗的时候,即便是脱离了古诗的意思的理解,一样也能够读得很开心,很愉快,这就是古诗本身音韵节奏的所带来的。
古人有击节而歌,让孩子模仿古人打着拍子读《夜宿山寺》应该也挺有趣吧!
再者,我觉得读诗的乐趣在于对古诗有空白之处的想象。由于诗歌的字数比较少,所以有很多空白之处,需要人们用想象来丰富它,所以在读古诗的时候,进入情境,发挥想象,这是读诗的另一种乐趣。
今天上课的老师在一开始揭示课题的时候,就用简笔画将山寺、李白、星星、月亮,这些画在黑板上,立刻将带入学生这首诗的情境当中。
只是比较遗憾的是,后面老师在引领学生进入时的情境当中时,没有再联系课题。如理解“危楼”时,仅仅是写楼房高吗?其实不是的,要联系课题中的“山”字,这庙宇是在山上的,所以它才会显得更高。
当然体会情境,首先是情,这情是感情,也可能是心情,那我们在这篇课文当中,应该体会一下当时李白登楼时的心情。
李白当时登楼是怎样一种心情呢?试想一下在一座深山的寺庙中。我们知道寺庙通常坐落在比较清静,清幽,有利于法师们的清修的地方,所以比较偏僻。而在这样一座寺庙中,有座危楼,高高的楼房。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李白登上了这样一座高楼。在古时候的夜晚,跟我们现在的晚上很不相同,在深山中的夜晚,想来都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登临高楼远望深山,那黑黢黢的样子一定十分可,更何况是这样一座高百尺的危楼。而且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下课文的插图,插图中这座楼建就建在山顶,李白登临的那一面,应该是一处悬崖绝壁。所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处于李白所处的位置时,应该体会的到李白当时的心情是有一点害怕的。从“危、不敢、恐、惊”这些词语当中是可以体会到李白当时的这种心情的。
但是李白用他积极的想象,近似于童稚的语言淡化了这种恐惧感觉。读到“手可摘星辰”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作者站在高楼往下看,实在太过高,心惊胆战,下面又是黑漆漆的一片,只能仰望星空,而星光点点明亮,让人觉得可亲可近,伸手可摘。星空的近,是作者身处高处,视觉上的一种近,也是黑暗之中看到光明那种心理上感觉到的近。
我们在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一句的时候,也不妨试想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才会不敢高声语?作者为什么会不敢高声语?这是因为这周遭环境的宁静静谧才让作者不敢高声语。试想一下,我们到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诸如图书馆之类的地方,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安静的氛围的影响,我们说话,做事走路都会轻轻悄悄的。这和作者在这高楼之上,非常安静的环境当中不敢高声语是一样的。应读出环境的静谧。而不仅仅是因为“不敢高声语”,才要把句子读得轻一点儿。
再发挥点想象,若是李白登楼时,并非孤独一人,而是旁边有人陪同。此时的李白,他正在仰望着星空,而他旁边的朋友也不禁发出感叹:“哇,星空真美呀!”夜深人静之际,这样的声音显得特别的突兀,空旷寥落,仿佛天际都有了回响。李白会不会被吓一跳呢?也许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嘘——不要说话。”而李白号称谪仙人,好神仙,接下去的话大概就是:“别惊动了天上的神仙呀!”
这样一想,这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不是应该读出环境的静谧呢?读诗的乐趣就在于读中想象,读出意境啊!
读诗的乐趣还在于不求甚解。记得曾经余秋雨谈到他读《早发白帝城》时小时曾以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就是李白向一位穿着白衣服的须发皆白的在彩云间的神仙,行礼作揖道别。这样的理解看起来是错误的,却感觉很美,很符合意境。
我们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也不要求逐字理解释义,这给我们的古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空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要把一些词的意思解释得太死。求甚解会让诗歌失去他原本拥有的味道。如今天老师在上到“高百尺”这三个字的时候,还算一算百尺相当于多少米高,然后又用拿出图来比较一下。虽然老师的意图是让学生知道这“高百尺”是虚指是夸张,这样无形当中让学生觉得,哦,原来这个楼没那么高的,这对于诗意的体会是背道而驰的。即便这“高百尺”是虚指是夸张,但是作者对于这楼高的感受是真实的。只是古人在形容事物高大的时候,喜欢用上百千万,这样的表是大的数来形容而已,没必要算算这楼真的有多高。另外象“恐、惊”这样的字放在语境中学生能够理解,在课堂上查字典这样很精确地理解,似乎有应考的嫌疑,有点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