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案例
下午,我带欣晨去上早教课。
老师告诉我:“课上,欣晨非常兴奋。爸爸陪同上课的时候,都是靠墙坐在后面看手机,孩子能独立听课。妈妈陪着上课,就不一样了。”
下课时,我问欣晨:“我感到很好奇,妈妈陪你上课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呀?”
欣晨:“我很想说话,停不下来。”
我:“哦,那爸爸陪着上课的时候呢?你是怎么停下来的呀?”
欣晨:“爸爸陪我上课,我的心都睡着了。”
我:“哦,爸爸陪你的时候,你的心睡着了;妈妈陪你的时候,你的心睡不着。”
欣晨:“对,妈妈陪我的时候,我的心不舍得睡着。”
我:“哦,是这样呀。那你更喜欢爸爸陪你上课,还是妈妈陪你上课呀?”
欣晨:“更喜欢妈妈陪我上课。”
我:“嗯,妈妈要检讨,因为陪你上课的时间太少,以后妈妈尽量多一些时间陪你来上课,好不好?”
欣晨:“嗯,爱妈妈!”然后,她又紧紧地抱抱我。
朱教练思路讲解
陪伴孩子,就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也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毕竟孩子还年幼,还不愿意跟大人分离,尤其是妈妈。爸爸陪孩子上课,孩子很乖;妈妈陪同,孩子就各种闹腾。原因就在于,在孩子心里,不同的陪伴对象、陪伴频次,获得的感受不一样。这里不是乖不乖的问题,而是因为兴奋,因为珍贵,因为更热烈的爱。爸爸妈妈的爱,尤其是妈妈,在0-6岁这个阶段,谁都比不了,也替代不了。记住:父母的用心付出和陪伴,在孩子心里,每一笔都算数。父母要一起努力,尽自己所能,多参与孩子的成长。
摘自朱艳丽老师家庭教育书籍《24小时高效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