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晨,接到电话,说邻居家的大娘没了,要去帮忙。
在我们村,左邻右舍,从广义上讲,都称“自埭”。
作为自埭,红白喜事,都要去帮忙,我们称作“做相帮”
当我去邻居家时,大娘还躺在床上,儿女们在床前哭,对自己母亲的离世,悲伤不已。
大家都说,这大娘在前几天,还在村里的路上走,怎么一下子,说没就没了,觉得离世的太快,感到很是惋惜。
按习俗,离世要做三天的仪式,到第三天中午时分出殡。
第一天,最重要的任务是“报老”,即对亲朋好友家去报信,这是“做相帮”们的任务。
主人家厘清哪些亲朋好友,需要去“报老”,然后让“做相帮”们必须上门去逐家通知。
基本是两人一组,分别到不同的人家“报老”。
我和我大哥分到5户人家,基本都在不远的别的村组。
现在的农村,变化很大。有些在城镇买了房,住在城镇的,有些已建新房,住在新农村居舍的,有些,还住在原有的房子里。
不认识路,不认识人家,这都不要紧,主人家已详细写了一张纸,里面有联系电话,可通过电话直接联系。
当去第一家时,打了联系电话,却告知此电话已空号。
大哥很冷静,说:“先去其他家,然后再问一下这家的电话。”
以前的电话号码,没有实名制,换了号码很正常。不像现在,电话号码就像身份证,不再轻易更换了。有些亲戚,很长时间不联系,只知以前的老号码,殊不知人家早已换了号码。
去“报老”,接待的人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即使在小范围内,规矩也有不同。
有些人家,要泡杯糖茶给你喝,有些人家,还要烧糖蛋给你吃,总之,规矩差不多,但略有不同。意思就是礼待“报老”人。
现在,有些比较客气的人家,还给你一包香烟,还给你鸡蛋与一袋糖。意思是糖蛋不烧了,拿这些东西回去,就当烧了糖蛋。
汽车开在乡间小路上,兜兜转转,忙了一上午。走完了4家,还有一家,按纸上地址,找到后打电话。
却告知,他们已搬新家了,这老家,现在没人住。
我忙问:“那怎么办,是不是一定要到你新家呢?还是在电话里告知你一声就行了。”
对方说:“电话告知一下就行了,你们已到我们老家,就算到了。”
既然对方同意,我们就不去他们新家了。如果对方不同意,说必须要去他们新家,那么我们就必须去新家,当面告知的。
“报老”,是要当面告知的,这是规矩。
但现在时代不同,规矩也是跟着时代在变。既然对方说自己知道了,不需要当面告知了,我们就不再去他们新家,跟主人家说明情况即可。
各种仪式很多,我都不清楚,只是听从人家该怎样就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