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是其精髓。
在我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以“讲授教学法”为主,更别提其他的教学方法了。虽然“讲授学习法”在老师的教学中效率很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快速达到老师所期望的效果。
“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孩子们往往不喜欢逼迫的方式做任何事,反倒将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己,会另知识更易接受,并且记忆更加深刻。
“尝试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分为七步,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再次尝试,我认为这样的过程是非常巧妙的,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在于同学的讨论中锻炼了自己数学表达于交流的能力,在教师讲解中能够自己精准的分配注意力在课堂中,着重听自己不理解的,最后自己再尝试一遍,看是否完全理解。整个过程都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新课知识。
我为“尝试教学法”代言,虽然该方法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它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不适合低年段等,但教育教学本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我们可以之后不断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