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可支配的课余时间增加了。从一个学期的观察来看,我发现更多的孩子选择了课外阅读。对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抓住学生有时间阅读、也喜欢阅读的这一红利呢?
我觉得,“双减”背景下带来的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可以理解成语文学科一次重大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超脱心态,沉着冷静,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从来都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语文学科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过,语文学科还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领会、品析、体悟、欣赏、反思、纠错、改进、完善,这一套循序渐进的语文学习方式,会让孩子进入语文教育的新境界。在此基础上加以理念的新建构,思路的新拓展,方法的新路径,肯定会事半功倍的。你想,“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不也要从语言的构成和运用这样的基本要素开始吗?即使是“群文阅读”“单元整体教学”,不也都是以具体的一篇篇的文章学习为起点吗?只有坚守语文学科的根本,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现代追求,达到语文教育的新境界。
二要潜心修炼。作为老师,是教书育人的。领读者,岂能自己不读书?写作指导者,自己哪能不先“下下水”?因此,语文教师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一定在于夯实自己的基础。你想,一位学养深厚、语文功底牢固,思维谨严、语文教学素养扎实的老师,怎能会不适应当前教育转型期中的各种变革、创新和发展呢?只有基础牢靠了,与学生的交流才会游刃有余;只有底气充足了,对学科的拓展才会有的放矢;只有素养丰盈了,让语文的育人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这些,有且只有经历日积月累的读写结合、学思融合才能实现,没有其他巧妙方法,更没有“终南捷径”。
三要言传身教与相机指导。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大,他们信任老师,对老师的言行观察细致,反应敏感。因此,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力量是巨大的。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拥有师魂之美、师心之慈、师言之谨、师风之纯。在言传身教的前提下,教师必须做好相机指导。当下,学生在“双减”背景下,课余时间多了,看的课外书籍多了。那么,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图书、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等,显得格外重要。我想,在遵循阅读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选择“属己性”的书籍,尽可能将“言传身教”贯穿其中,以教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验入手,设身处地甚至是“量身定做”地引导学生走进阅读天地。这种相机指导的方式,能够在现阶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提升孩子语文学习的参与度。
四要用发展眼光、欣赏视角、全面观照、包容胸怀对待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心智还不算成熟,习惯于被安排、被管控,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他们会有较多的不习惯,甚至是疏漏、错误,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视角、全面的观照、包容的胸怀对待他们。关注到他们的闪光点,放在成长的轨迹中指导与点拨;欣赏他们的优点,不要对他们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从听说读写的基本视角,到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能力提升,全面观照学生的生长点;给予他们以宽容和信任,善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让他们找寻自身的特长,在踊跃展示中快乐成长。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语文老师是大有作为的,语文教育教学更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