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干部的境界格局、忠诚度、廉洁度是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想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干部,就要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方式,将党性鉴别和忠诚度廉洁度考察融入日常、融入关键、融入长远,着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干部忠诚度廉洁度画像清晰可见,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识别出来、选拔出来。
注重多方面考察印证,要透过“人在事中的状态”和“事后人做的贡献”看过程和结果,透过“八小时内的表现”和“八小时外的情况”看人前和人后,透过“自己评的”和“他人评的”看话里和话外,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关键信息,做到据实考、以事论,获得鲜活、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要注重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信访、审计等部门的贯通协同,确保平时有数、评时有据,提高考察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要把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一线作为分析研判干部的“主战场”,零距离接触干部、嵌入式考察干部、多渠道了解干部,把“扛起的责任、顶住的风险、破解的问题、落实的情况”作为甄别干部的重要标准,深入了解掌握干部的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工作实绩,用一线实例、实情、实绩将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具象化,为干部精准“画像”。
要通过回溯跟踪、对比印证的方式,查阅资料、听取评价、了解奖惩,辩证分析、客观审视,全面了解干部在前一职务任职期间的现实表现,看干部干的是哪些事、干成了哪些事,识别干部是否存在拈轻怕重的“撂担”现象,是否存在有利就争、无利则推的“两面”做派,是否存在心随境转、事随境迁的“善变”行为,通过多方了解印证,仔细研判干部是否真正务实担当、实绩突出、作风清正,为做好选人用人工作提供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