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遇到一些学生,他永远觉得自己背不了书。重点是他还觉得他背不了是天经地义的。当你喊他背,他会告诉你,"我从来就没背过""我以前的语文老师也没硬性要求我背",也不知道学生学语文,不背书是从他的那个阶段开始的,也不知道是哪个老师开始让他觉得不背书是理所当然。有时候 学生会讲,背那么多就考那么几分,不划算,不值得。学生背精彩的句段,背古诗词,背古文,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卷子上那几分吗?当然不是的,在考试的时候拿到那几分默写是最浅层次的。背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
首先通过经典句段的积累,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语感,进而学会模仿 学会化用。经典的句段,不管是遣词造句,还是句间逻辑,都非常值得学生学习。只有积累多了,才会在日常中有意识无意识的运用,也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
古诗词背诵,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在吟咏中感受诗词的美,通过背诵的方式强化对古诗词的理解,在不断的积累中增强对古诗词魅力的感受能力。古诗词的背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感受美的能力,当然最核心的是:诗歌从遥远的先秦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用其独特的形式记录了中国无数文人的喜怒哀乐,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它是文人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我们吟诵她,既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关系到文化的传承。
背诵古文,既是学习古人的遣词造句之美,但更是去理解他们的生命情怀,去感受他们别样的人生态度,去走进他们丰富的心灵世界,去领会他们的生命智慧,去学习他们不朽的思想。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哪里来,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来,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哪里来,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来,学生的民生意识从哪里来,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来,学生高尚的人格哪里来,从"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中来,学生乐观的心态从哪里来,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来。学生的背诵,不仅是单纯的背诵,在背诵的深处,是语言的构建,是能力的提升,是价值观的树立,是文化的传承。
所以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跟这帮不背书的学生磕到底。我先是给他们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如果实在醒不来,那我就只能动"武"了。既然给你足够多的时间你不背,你千方百计背不了,那总能写吧,所以只要需要背的,你背不得,就写,一天写一遍,一直写到背得为止。第一篇背不得,写,如果又有新的需要背的了,那就拉进写的队伍,不多,一天一遍。你要是觉得写省事儿,你就一直写,一直写到会背为止。
这事儿难就难在每天老师必须要去盯着,反正写不完不让走的那种。我相信,方法虽然土了一点 但是他们会改掉不愿意背书的臭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