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阅读《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聆听心灵的呼唤,让时间发光,讲述了彭凯平在教授的引导下,倾听心灵的呼唤,最终做出了继续做心理学研究的决定,书中提出,聆听心灵的呼唤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发现人生的意义。
如何聆听心灵的呼唤呢?关键在于发现热情,找到让自己激动和兴奋的事情。然后,在这个日益内卷,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下,大多数人对于工作没有热情,只有焦虑与疲惫,有的人甚至认为工作就是地狱。如何找到工作的乐趣呢?今天继续阅读,且看积极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的具体方法。
书中提到,在这个“丧”时代,积极心理学家开出的药方是——希望感。他认为希望感包括“意志”和“策略”这两个成分。
希望感强的人不只意志坚定、目标明确,他们产生不同想法的发散性思维也强一些,他们对工作更加负责任,而且对每个想法都有更细致的分析。
那么,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希望感呢?主要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培养目标导向。
乐观是一种积极心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希望感意味着不光要有意志去实现目标,更要有一些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有了具体目标,我们就更有可能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行动策略来实现目标,并且可以随时观察自己的进步,从而不偏离行动方向。
斯奈德认为,最好的目标是那些可以实现又不那么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目标太容易实现,可能会缺乏挑战性,使人失去兴趣;而如果目标太难实现,又容易让人感到无力,进而放弃。
这是根据洛克定律得出的结论,洛克定律认为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所以人们要设定一个明确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然后不断努力,最终就能实现目标。
第二步,找到成功的方法。
设定目标后,我们还要对自己发起挑战:除了常规方案,还有没有实现目标的其他路径和方法?这种开放性思维有两个优势:一是提高效率,通过比较,选择最高效、最容易命中目标的方法去执行;二是保持弹性,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拥有替代性方案就不会自乱阵脚。
第三步,落实行为的改变。
心动不如行动。对我们的希望感影响最大的因素通常是时间不够用,这既要求我们尽快采取行动,也对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书中提到你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平衡时间压力。午休时充分放松。30分钟左右的休息,可以让你放松身心,能量满满;不要“一心多用”。很多人为了追求高效,就会同时做很多事情。殊不知分心会损耗我们的心智能量,让我们更容易出错且更疲劳。要给你认为重要的目标留出更多时间,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