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记|二十八,把面发

文/涅阳三水

每一次发面蒸馍的日子,特别令人恐慌,尤其是年关下的馒头。

小时候因为母亲产生病榻,很早就学习着蒸馒头了。

从小的观念里,蒸馒头必须把发好的面团狠狠地揉一揉,这样馒头蒸出来才好吃。

可没想到,来到夫家之后,黄土地变成了黑土地,面粉就不一样了,蒸馒头再也不让揉面团。

这让我一度很是失落,不能揉面团的蒸馒头,在我的感觉中就不再是蒸馒头了。

~~

孩子奶奶依然去赶腊月集,要去买最后的年货。

带着孩子们吃过午饭后,就看到面团已经醒好,这样的情形,肯定是不能等到奶奶回来再蒸馒头。

趁着奶奶没在家,我就自告奋勇去蒸馒头。

也许是很多年没有做过这样的家务,也许是天太冷,手握着面团比较凉,愣是没有了早年摸着面团的那种感觉。

再加上奶奶经常在叮嘱我:“这面不能狠揉,揉得很了,面就蒸出来不虚腾了。”

有了这样的心理概念使然,在揉面的时候没敢怎么用力,把圆面团拉成了长面团,拿刀子切成了一块一块的面剂,再然后擀成一片一片的面片。

面片擀好了之后,刷上一层油,再把面片摞起来,又拿了几颗枣,放在中间,最后把长长的面片卷起来,又卷成长长的面团。

最后用刀把他们切成一块一块,这样一个一个的枣卷馒头就做好了。

做了几个早卷馒头之后,又开始包糖包。

对于糖包,小时候是比较喜欢的,把能够吃到糖包,看作是最幸福的事情。

身边的几个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吃馒头,汤水喝得足够饱,馒头就成为摆设了。

在小时候的糖包中,糖需是要办些芝麻粒的,这样出来之后,糖就不至于流撒出来。

但现在没有办法,找不到芝麻粒在哪儿,就没办法来进行混合,所以就直接包成了这个模样。

菜包也好,豆包也好,包不好蒸出来,裂开了一块儿,也是没有关系的。

糖包就不行,如果蒸出来裂开口,里面包着的糖就会化成糖水流出来,这样的话糖包就失去了糖包的意义了。

所以里边的糖可以少放一点,一定要认真把面团给捏好,那些接口的地方,必须要一丝不苟才行。

把包好的馒头,放进没有加水的锅里,在锅底下加上两把柴火,把锅烧热,这样就可以增加馒头存在环境的温度,加速它的醒发速度。

在馒头醒发完成之后,奶奶还没有回来。

这锅里加水,把馒头一个一个装好,发现最中间的位置少了几个馒头,也就是说面发得有些少,不够锅。

于是切了几块肉,又切了两个土豆,搅拌一下,放在中间,做一个蒸肉出来。

点火,烧起来。

十多分钟后,奶奶从街上回来,急急忙忙来看面,发现我已经做好了,就长长松了一口气。

奶奶收拾好,代替了我,坐在锅门前烧火。

而我,走出厨房,洗了手,拿出手机,开始完成今天的日更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八,把面发。 这一天是人人要钻在家里做吃的,我们北方以面食为主,少不了的食物是面点和油饼。 新年的前两天,各种...
    小白记录本阅读 2,732评论 0 2
  • 二十八,把面发,开始蒸馒头。 早上,九点多,正在回家的路上,大姐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因为她已经开始劳作了。 赶紧加快...
    健的XUYU阅读 4,088评论 2 1
  •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以前这是两天的事,现在得放着一天来做,所以,我也放在一天来写了。 ...
    微语素心阅读 1,527评论 2 2
  • 腊月二十八了,是发面的日子。 山民要发的面,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黄米面,常见的是籽粒较大的大黄米面,和好放到热炕头上...
    风从草原来123_阅读 3,635评论 2 13
  • 年根儿的风雪,像是要把整个村子都裹进一片混沌里。铅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雪花打着旋儿,和着西北风的嘶吼...
    老哈河阅读 4,793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