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写作班,是一次很奇妙的缘分。
早在2007年,我就读过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后来又读过《教育是慢的艺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等,对张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特别认同,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可以见到那个写书的人,可缘分就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你从来没有想过的事也许在冥冥之中就有了安排。
我已经记不起是在哪个公众号上偶然看到第一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的邀请函了,我只记得我当时的激动心情,一看到“张文质”三个字,我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报了名,顾不得读完邀请函后面有关培训对象的内容:“1.没有作品,但有出书愿望的各个学科的教师、校长。2.已有作品,想提升作品品质,出精品著作的教师、校长。”我就是这样闯进了第一期的教育写作研修班。
像个外来入侵者闯入了别人的秘密基地,当我发现来的人不是已经有了作品的雏形,就是有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积累时,我为自己的鲁莽冒出了一身冷汗。当我听说陈六一老师每个月发表一篇文章的自我要求,听说陈伟华老师一直坚持为学生写童话故事,听说闵英老师写了几十万字的幼儿行为观察,听说段艳霞老师和赖敏莉园长已经出书,听说刘贤校长的书稿也已基本完成,听说了班里的其他人都写了很多文章或者发表了很多文章时,我几乎有些无地自容,我感觉自己真的像是一只无头苍蝇闯入了一个美好的地方,羞愧不已,因为在这之前的我,写作全凭心情,偶尔为了论文或比赛,从来没有想过写作与我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更别提出书了。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我对写作的认识是完全懵懂、茫然的,我以为写作可有可无,不过是生活的调剂品。
可是三天的研修,我感觉自己似乎被唤醒了,张老师分享了他三十多年写作的经验,他说,写作需要一种天真,需要一种情怀,需要一种使命感;张老师还说,写作的意义在写作之中,在写作的背后;刀哥用自己的写作经历告诉我们,一千个写作者就有一千个故事,把故事写下来,书就自然生出来了;明霞老师用她出版十几本书的经历告诉我们,记录观察,写下思索,分享故事,记下感悟,只要笔耕不辍,写着写着,书就长出来了。他们都说,做教师的,一定要坚持读书写作;他们都说,写作让自己的生命更明亮,更有质量。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观点,我也从来不知道写作富有这样的魔力,能让那么多的人为之着迷。三天的时间,我就像一个饿极了的穷汉扑在面包上,贪婪地吸取着来自研修班的营养,我感觉自己就像一片沉睡了许久的土地,突然被一声春雷炸醒了,拼命地吮吸来自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努力地想要探出头来感受来自更广阔世界的气息。
这一次无意间闯入写作班的经历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虽然我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感受到了自己阅读的极度贫瘠,感受到了自己积淀的严重匮乏,感受到了自己写作的态度随意、语言苍白,但是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写一点东西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我都尝试着记录下来,虽然我根本没有要出书的想法,但是我的脑海里总是会有写点什么的念头不时冒出来,这个念头总是促使我去记点什么,写点什么,即使很短,即使只是简单的记录,可是我的心里似乎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时不时地在我的心里伸伸懒腰,挠得我的心痒痒的,使我不得不时常想起张老师说的“写作需要一种情怀,需要一种使命感”。
但是,没有出书的动力,没有别人的监督,没有树立起写作的使命感,在写作班结束后,我的写作热情慢慢地消褪,虽然写作的频率比以前高了一些,可是工作中、生活中这样那样的纷扰常常唤起我的惰性,写作这件事因此也常常被我搁置。但心里的那颗种子却又不甘心就此沉睡,时不时地跳出来提醒我:你最近写了啥?于是我又报名参加了第二期写作班的线上学习,这一次钟杰老师的故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的勤奋,她的坚持,她对学生的关注,她对生活的热爱,让我对自己这一年来隔三差五的写作羞愧不已。这一期写作班结束,我就在简书平台注册了账号,开始慢慢培育自己的那一颗写作的种子。
我深知自己积淀不够,我也知道自己毅力不足,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我开始用心观察工作与生活,我开始对观察所得进行分析与思考,我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压力,我开始给自己定任务,我尝试着日更,我三次加入小尘老师组织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写作挑战,虽然日更屡试屡败,虽然挑战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写作的意愿却随着写的文章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强烈,我开始明白张老师说的“写是写的老师”。
我就这么读着,就这么写着,就这么记录着,慢慢地,积累的文字越来越多,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似乎困在了自己给的压力和任务里,写作非常散乱,没有方向,也没有主题,就像一头拉磨的驴,成天围着自己的任务转,却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又像一艘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到处都是方向,又到处都不是方向。我有点儿茫然了。
第十一期教育写作研修班就这么恰逢其时地来了,我赶紧报了名。像参加第一期写作研修班一样,我调动所有感官认真听课,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同的是,这一次我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感受,我带着迷茫而来,必定要带着解决方案而归。
我知道,写作研修班的课绝对不会让我失望。第二期写作班的班长彭峰校长现在已经出版一整套小学各年级的教学叙事,从《一年级如何教得更容易》到《五年级如何教得更精要》,他以“找到,写出,出版”为题向我们介绍了自己这套书的成书经历,他告诉我们,写书前找到写作的方向非常重要,只有找到了方向,才能写出“故事味”,写出“吸引力”,写出“记忆力”与“持久力”;快人快语的苗旭峰老师告诉我们,“一本书有一本书的使命”,写书“选点要精准”“表达要清楚”;优雅知性的王大庆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读书、赏景、劳动、游戏、开展活动,将教育手记变成了一本书。他们无不是从个人擅长的领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学生的需求出发,踏踏实实地把教学工作变成行动研究,把研究的成果锤炼成写作的素材,最后积累成一本书。
张老师则引用了阿德勒的“目的论”启发我们,“目的论很重要,它无坚不摧”,“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要“用目的论引领自己的写作生活,按框架的要求来写作”,他鼓励我们,“写作的动力在自我的认同之中,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把写作当成吃饭,把写作当成生活,你就花枝招展了,你就更有力量了”。
几位老师的分享让我瞬间感觉醍醐灌顶。
首先,我虽然一直坚持在写作,但是我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了压力,当成了对自己的要求,而没有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当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样难免就会产生无意义感,很难从写作中体察到张老师所说的“美好的瞬间”。
其次,我一直欠缺一种要出一本书的强烈愿望和勇气,也就是说,我的写作缺乏“目的感”,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阅读与思考还无法达到出一本书的水准。由于没有出书的目的,所以我的写作随意性很强,也就很难有非常深刻的思考,不能像张老师说的那样“一层层剥下去,一遍遍思考”,这样的写作散漫,缺乏主题,就像一盘散落的沙子,无法聚合,更不要说框架和结构了。
最后,因为常常有“贪多求全”的心理,什么都想学学,什么都想试试,我的观察与思考常常浅尝辄止,即使是比较感兴趣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只是看到什么想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一直也没有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的意识,自然也就不会有深入广泛的阅读,不会有持续的实践与研究了,我一直在做着张老师说的“思维的漫步”,还没有进入“思维的驻足”,难以产生主题性、专题性、系统性的思考。
老师们的分享为我拨开了迷雾,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走过了从第一期写作班到第十一期写作班的漫长路程之后,我在这一期写作班结束前的讨论中写下了一句话:“以写作推动行动研究与生命成长——第一次产生了出书的想法”。
张老师常常以“树”为喻,他说:“一定要浇灌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因为树“汲取一切,不顾一切,克服一切”,因为树“简直忘乎所以地‘炫耀’、‘炫酷’、‘炫舞’”,因为树“落地生根,独木成林”。我不知道浇灌一棵属于我的树需要多长时间,但是我知道我心里的那颗种子已经探出头来,挺直了身子,正向着它看到的阳光努力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