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一书的作者是日本社会学家加藤谛三,他认为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一种“亲子角色颠倒”现象,这种家庭模式是很多家庭创伤和童年阴影的原因。
与人们想象的相反,父母操纵孩子,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权威,恰恰相反,是因为这些父母他们没有长大,还在依赖孩子,他们需要孩子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在孩子那里,他们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尤其是认可和服从,这种父母就是“长不大的父母”。
这种强势的父母,通常是小时候没有被父母疼爱过的人。即便长大了,他们身上还是会残留着为所欲为的欲望,总想受到瞩目,成为人群的焦点。他们的内心依旧是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极强的小孩。
如果一个家族是贫穷的,人们能够通过教育和工作,提升收入和社会地位,让家族摆脱贫困。但这种“亲子关系颠倒”的创伤是隐形的,如果没有人意识到它,这种创伤会在家族中遗传下去。
1.关于“亲子角色颠倒”。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有向有母性的人寻求爱的基本需求,满足了基本需求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如果一个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关爱和倾听,就会跟在父母身后不停地要求父母满足他们。如果孩子对爱和安全感的基本需求持续匮乏,会导致他的心理年龄迟迟不能长大。如果就这样早早成了别人的父母,那么他就会利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来满足对爱的基本需求,把孩子当做父母,颠倒了亲子角色。
具有“亲子角色颠倒”的人有三个主要特征:
首先,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往往都非常“欺软怕硬”。他们很难和他人平等真诚地相处,不是被别人欺负,就是欺负别人。
第二,颠倒亲子角色的人总是和他人比较。他们极度渴望关注,金钱和权力。这种父母往往表现得很贪婪,总是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把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满腹怨言。
第三,颠倒亲子角色的家庭的父母会让孩子牺牲自己的未来,来成全一种所谓美满幸福的家庭的假象。他们会对孩子传达“成功是无谓的,只有家人的爱才最重要”这种令人窒息的价值观。事实上,是他们在成人社会里失败了,因为不愿承认这一现实,便拿爱和家庭来当幌子,这样的父母其实是不相信家庭和爱的。
2.“亲子角色颠倒”家庭中的孩子是怎样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干涉,孩子会心生恨意;而如果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则会对爱产生饥渴感。而如果一位对孩子不闻不问,一位又对孩子过度干涉。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即便被父母无休无止地虐待、压榨,孩子还是想要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好爸爸、好妈妈”。
因为这套逻辑是矛盾的,他们被迫相信他们潜意识里其实并不相信的事情,所以他们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进而无法真诚地表达自己,摧毁了他们的沟通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多数会和自己的孩子重演当年父母和自己的故事。
家庭是给每个家庭成员庇护的地方。当家庭成员产生了消极的情绪,疏导情绪的工作应该由家里最成熟最强大的人担任。家长能够帮助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梳理内心的冲突,体恤孩子的心情。这会让父母成为一个称职的家长、温柔的领导者、家中的顶梁柱。但如果是最弱小最容易受伤害的孩子,那么孩子则会沦为“情感垃圾处理场”。
不仅是家庭,在任何团体里,如果大家一起说某个孩子的坏话,排挤某个孩子,不明真相的人会觉得是那个孩子不对。人们把怒意释放在他们身上,但怒意不会凭空消失,他们的怒意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然积攒成一个庞然大物,储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离开了那个环境,这些储存的愤怒一旦被刺激,就会喷涌而出,他很容易被冒犯,渐渐地,他就被群体边缘化了,在社交中成为“那个麻烦的人”。
如果说“无父无母”是一无所有的“零分状态”,那么“亲子角色颠倒”就是“负分状态”。这些孩子不仅从未受到父母的鼓励,还不得不去鼓励父母,在最应该吸收爱的滋养的年纪里,被吸干了,却被周围的人误解成“备受宠爱”,斥责这个孩子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多事的孩子。所以,在“亲子角色颠倒”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得不承受四面八方涌来的痛苦。
3.如何应对“亲子关系颠倒”?
你一定要克服“亲子角色颠倒”对你的影响,把它终结在你这里。不只是为了你的下一代,更是为了你自己。如果你是父母,你要明白,孩子并不会因为被过度宠爱而变坏。当你的孩子表达和撒娇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才是正确的做法。孩子们通过在父母面前自吹自擂,满足了自恋情结,自恋情结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才能获得心理层面上的成长。
如果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离开控制你的父母。同样地,依赖孩子的父母,也要学会离开孩子。孩子们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跟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看法,体察和觉知自己细腻的感受,在他人人云亦云的时候,冷静地问问自己真实的感受。
加藤谛三认为,人如果无法认同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便无法获得幸福。幸福就是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包括你的相貌、能力和认知。不管你的样貌如何,你的能力如何,你能否变得更好,你都欣然接受这样的自己。人如果能接纳“真实的自己”,那他便是幸福的,他在人际交往中就能与人真诚地表达自己,如此,幸福才能在一个人身上循环起来。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或许取决于他的能力,但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则取决于他有没有不勉强自己的心态,取决于他能否告诉自己“现在的我就挺好”,认同自己、宽容他人,这就是幸福。
晨星写于2021年4月20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