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说过:“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威廉·布莱克的那首诗一样“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可以看见一个天堂”,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钱理群老先生说过的,“任何一个有些成就的人,最少要在某个领域有一个十年的沉潜期!”
林肯曾经说:一个人在40岁以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到40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现实确实如此,孩子们的心灵打开了,智慧也就随之开启了。
在一路陪伴的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教育是不需要教的,孩子也是不需要教的。只是一种自然的陪伴,一种爱的陪伴教育即可。行这些不教之教,当然是有一种“随遇而安”“无为而治”的意味。
文质老师所说的“教育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全”
那是一种源于你内心对教育的热爱的执着在前(不在场者的定义)一种坚定不移的力量一直在教育一线的在行(在场者的定义),也是一种要保持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时的包容与豁达的智慧(坚定的建设者)。三者一体,是在这场线上直播学习课最直接的感观。
你是否经常感慨,好像别人的成功都来得很容易。事实上,别人受过的苦累我们并不知晓。
所有光鲜的背后都意味着深深的自律。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疼痛与辛苦,可那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会让我们收获更好的自己。
我们要成全孩子获得人生意义的“非凡体验”,只有[爱心]回到人,回到生命,回到具体的生活,回到对意义的寻找、建构、确认和不断的升华中,带着孩子去飞翔~
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
成绩只是孩子这棵树上的一朵花,我们不能仅盯着成绩这朵花,要多看看孩子这棵树的树干、树枝、树叶。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醒,唯有孩子的内心枝强叶茂,才能开出更多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