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现风
2018年4月的中旬,作为铜仁学院基础教育的研究员,我按照要求参加了铜仁学院基础教育组织的会议。在会议上,有幸见到了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的严院长,严院长说:“五月份的时候,我们学院的学生要到附中见习,希望能听李老师的一节课。”严院长是我在上一次去德江送教下县的时候认识的一位亲和力非常好的一位院长,我发自内心感谢严院长对我上课的认可,说:“谢谢严院长的抬爱,我一定会认真准备这一节课的。”
5月中旬的时候,严院长带着他的学生来到了附中,我们学校的蔡处长告诉我,见习期是一周的时间,把我的讲课时间安排在见习期的最后一天星期五,星期一的时候我查看了一下我的上课的进度,星期一到星期四的时间讲一下新课和练习课,基本上到星期五正好讲到直角坐标系这一章中的《轴对称》。
好像是上天在每次我最关键的时候总安排一些对我的考验或者说我每一次讲课的时候总会时不时通过一些考验来挑站自己。星期三的时候我生病了,不断地徘徊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因此我在周一到周四之间安排的练习课根本讲不了,星期四的时候,离星期五讲公开课的时间还差一节新课的距离。星期四的早上,我七点多就到医院排队就医,还好哪天从医院归来的时候没有耽误早上的第四节课,我庆幸地匆匆上完前一节课,由于时间紧迫,星期四放学之前我都没有来得及制作出明天讲课需要的导学案。因为平时上课我一般情况下都是前一天把明天新课的导学案发放给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看来关键的时候不能按常规来了,晚上我回家认真把明天上课的导学案制作出来。
星期五的早上,我早早起床,平时从来很少化妆的我今天特意为精神状态不好的我稍微花了点淡妆,以尽可能遮掩脸上的憔悴。早读课的时候我刚刚把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并且利用早读课的二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第一节上课之前,我征求了孩子们的一点小建议,因为我们今天这一节课重点讲的是一个点关于x轴或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的表示,但是一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又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纵观教材的前一节和后一节课都没有讲到一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的表示,也就是说如果在平时讲课的时候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的表示是必须要补充的,但是今天讲公开课讲还是不讲都说的过去,我把我的意思表达给班级的孩子们,孩子们竟然出乎我的意料说:“要讲,不能因为讲公开课而影响我们的学习进度。”那我只好按照孩子们的要求安排在上课的内容里。
上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到了,也就是我们的公开课的时间到了,严院长带着他的弟子们早早到了,我们学校的罗校长带着我们数学组的所有的数学老师也到场了,我紧接着也提前赶到,而我们班级的孩子们却镇定从容地缓缓而到。我们的课开始上课了,我像以往一样简单的导课之后就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还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们今天的课的内容讲的是头头是道,课堂讲课的状态是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娓娓动听的声音和有条不紊的讲课节奏我自己都被惊艳到了。我就只好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扮演好一个倾听者和一个时不时的串联者应该有的状态,结果我在课件上提前预设的一个“粗心”的地方也被孩子们巧妙地发现并纠正过来,孩子们还是很细心的。
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你一言、我一语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的环节”,有一个孩子出乎我意料之外地总结说:“今天我们这一节课学习的是关于点的对称,可以总结为‘关于谁谁不变,另一个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全部互为相反数’。”而另一个孩子总结的本节课的知识点的更是形象化,他说:“要我说呀!今天的x轴和y轴这个‘仇’是解不开了。”我心里猛一诧异地问;“你说,x轴和y轴的‘仇’在哪里呢?”孩子讲:“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它让横坐标不变,由于和y轴有‘仇’,所以纵坐标改变;而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它让纵坐标不变,由于和x轴有‘仇’,所以横坐标改变;至于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他们的横纵坐标全部互为相反数。”所有全场听课的老师们在孩子形象化的总结中用开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给予了这一节课最高的肯定。
虽然严院长和大数据学院的老师们以及我们学校的罗校长和其他数学老师都对我们这一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却留给了无限的深思,这一节课谈到准备,我自己认为准备的特别不充分,但同行们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应该是孩子们的表现很出色。孩子们本学期是初二下学期,孩子们从跨入初中门槛,在我的数学课堂上从来没有接受过一节的传统的数学课,我用心在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的驾驭能力,经过不到两年的培养,今天的课堂证明效果还是显著的。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中互动所产生的资源。
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只有“生成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气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