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问:吃饭是为了脑袋还是为肚子?
答:吃饭是为了脑袋而不是为肚子。
为什么没有吃饭就不饿了呢?
饿不饿和吃不吃是没有关系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饿是身体内部的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和吃没吃没关系。
心理是在反映着客观现实,你的言谈举止都是你内心的一种表现,反映着客观现实,你语言中任何一句评价都是在评价你自己 。
你的外边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是在用你自己的语言在描述着你自己内心的风景,无论说什么都是在说你自己。
一、感觉概述
问:将手放在桌子上,能够感受到桌子是凉的、硬的。这是在问感觉还是知觉?
答:是在问知觉。
凉的,硬的是感觉,但问的是桌子的凉和硬,而不是墙的凉和硬。
知觉是对感觉的解释。
概述:内涵和外延
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按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感觉器官都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感受性的高低可以拿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加以度量。能引起感觉的最小的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觉到,其感受性低。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
客观物体对感觉器官发生的作用叫刺激,发生作用的物体叫刺激物。
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能够觉察出来的刺激强度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否则便是感受性低。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j.n.d.)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他的差别感受性就越高。
同出而异名:人的心理、精神、思维、意识
同名而异出:认识=认知但不同于认识领悟疗法中的认识
人和人的敏感程度非常不一样。
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S=K•㏒R
S是心理量,R是物理量,K是常数
幸福=K•㏒钱
钱增加10倍,但幸福不会增加10倍,它们是对数关系,不是线性关系。
二、各种感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这一段的电磁波也就是光波。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儿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外袓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她自己能分辨颜色,是隐性色盲而不是色盲,她只是把色盲的遗传基因传给儿子,而不传给女儿。如果外袓父是色盲,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儿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女性色盲的人数仅仅是男性色盲人数的1/10。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16赫兹低的次声,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太空中两颗星星相撞有没有声音?没有,太空没有空气。
现在东北原始森林里有棵树倒了有没有声音?没有,声音是心理现象,不是物理现象。
颜色是不存在的,五颜六色是视觉,是感觉,是大脑的机能,是大脑创造出来的,世界上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都是大脑创造出来的。
声音有音调、响度、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和肌肉中也都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任何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害,都会引起痛的感觉。
痛觉总是和痛苦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让人很难受、很痛苦。但是痛觉对机体却具有保护性的作用。痛觉的产生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伤害,发生的病变,给我们一个信号,让我们加以保护。所以,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下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以适应。有人没有痛觉,这是很危险的。
人和人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怕疼,有的人不怕疼,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一般来说,不怕疼反而会减少疼痛带来的痛苦;越所疼则越会觉得疼。
疼是生理的身体上的,痛是心理的心痛。
找咨询量师的来访是痛苦,是一种苦,纠结。我们要将苦变成痛,将痛变成疼。疼的时候他就活在当下了,感觉到疼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真实。
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各种感觉都能产生适应现象。
外界刺激停止 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感觉后像。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心理现象都离不开对比。
例子:幸福。你开一个30万的车,你幸福不幸福?和车有什么关系?和车一毛钱的关系没有。哪和什么有关系呢?和你的邻居开什么车有关系。和你的同事开什么车有关系。是怎么来的?是比较出来的。你开一个30万的车,你邻居和同事骑自行车,你幸福的要命。你开一个30万的车,你邻居和同事开一个100万的车,你郁闷的要死。
例子:你考了50分,是班级中的第一名。我考了90分,可能是班级中的倒数第一名。你是第几名,不取决于你的分数,取决于你和别人的比较。
比较有2种。一个叫纵向比,一个叫横向比。纵向比,就是自己和自己比,从发展的角度来比。横向比,就是和社会层面比。
例子:李老师小的时候,吃不饱饭,饿。再长大一些,吃饱了,吃地瓜。一天吃3顿地瓜。现在一提地瓜吐酸水。但是吃饱了。一天吃3顿地瓜,也很难受,但是总比吃不饱要好受多了。后来就吃煎饼,粗粮,比地瓜好多了。再后来吃白面馒头,细粮。后来到了青岛,吃青岛大虾。尽管我现在天天吃青岛大虾,但是我还不如你吃的好。你可能天天吃鲍鱼海参。但是我的幸福指数很高的人。人家说,你的收入又不高,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和你比我不好。但是我和自己的过去比呢,我可不是一般的好。我走到哪,我都感觉我的幸福指数很高。我走到哪,都有贵人相助。这一点我是非常满意的。
我怎么来的?纵向比较。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很简单的指标,看做能不能纵向比较。一个人的力量来源,都是来自于“纵向比较”,幸福的指数。
如果一个人教你的孩子,教会他“纵向比较”。这个人有纵向比较的能力,他自动就会横向比较。遗憾的是,这个人没有纵向比较的能力。他幸福指数很低,他安全指数不够,他不自信。他只能通过把别人当成镜子,只能和别人比,横向比较。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都是横向比较造成的问题。
那些有问题的人,从理论上指导他,怎么指导他?很简单。教他学会纵向比较。
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例子:医院中涂的墙等东西,颜色不一样的,护士的服装不一样的,让你产生感觉,产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