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恐惧进行的游戏》——阿城《溜索》解读
蒋祖霞
1.叙事冲突,全职与现知视角的错位设置。
限知视角是叙述者凭借人物主观意识与感觉叙述故事,强调主体的感知性,使读者能快速感觉到人物内心世界。
《溜索》采用限制视角,用隐藏的第一人称,即由毫无过江经验的“我”来结构小说。
对于溜索,我全然陌生,首领和他的马帮汉子则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首领一个眼神,大家就自觉承担自己的职责,溜索的每一个环节都心知肚明,写他们是全知视角。
小说以“我”的限知视角为明线,以马帮汉子的全知视角为暗线,双线相互交织,灵活交换。我与马帮汉子因信息的不对称而巧妙构成叙事冲突,使恐惧的更恐惧,淡定的更淡定,氛围紧张惊险刺激,扣人心弦。
哈罗德.布鲁姆说:“成功的文学作品是产生焦虑而不是舒缓焦虑。”
2.叙事符号:吃烟、撒尿及蛇的叙事意义
小说有三个场景,先是汉子们蹲着吃烟,然后是笑着吃烟,最后是首领吃烟,姿态由低到高,情绪由紧张到放松,突出了首领的重要地位,以吃烟的重复建构了叙事,而重复中的变化则推动了情节发展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实在高妙。
撒尿是一种心理和生理感受,这个符号表达的意义由身体上的放松,也有精神上的高度或过度紧张。
小说由“牛一路撒”“我不敢撒”“马帮绝壁撒”三类尿的符号构成了三个境界,呈现了一个立体的过江群像,牛的丑态,我的窘相,马帮的随意情绪,由恐惧到紧张再到惬意,步步递进,前后勾连,既写形象又言,结构空节奏,实在有一石三鸟之妙。“绝壁撒尿”是塑造人物表现出马帮汉子的豪放与粗犷。
3.叙事空白:背景、我、马的可见与不可见
背景的空白让作品具有了永恒的文学意义。“我”的变化,成长中的修炼,是我生命的拐点,飞溅的血像旗帜一样,宣告了一个成熟的男子汉的诞生。
小说一开始是写马的,如静力如伟人,晃一晃头棕飘起来,作者将马和首领合二为一,以马之雄壮写首领形象。省略马过江过江这一信息,有效实现了对文本叙述的控制。如果写马过江就损害了前面建立起来的高大形象,进而破坏了作品整体的生命。以牛作为阅读焦点,反复强化与人之勇敢果断形成鲜明对照,主题集中,避免了繁琐和面面俱到,提高了叙事效率,可谓大家手笔。
透视影身人物,洞察《石壕吏》深意
洪春燕
一、翁是“妇”的分身:揭示生存困境的双面性
处于阴影关系中的人物称作“影音人物”或分身人物,即文本中拥有相似特质,具有互相映照作用的人物分身。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角色,但身份处境相似,二人比较对照以衬托彼此。
《旧唐书》卷四《食货志上》记载,“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新唐书》卷五《兵志》记载:“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
翁逃是兵荒马乱,东躲西藏,老无所依的一面;妇啼是家破人亡,贫苦艰难,幼无所养的一面。
二、翁对“吏”的暗衬:找寻悲剧的平衡点
老翁逃走能快速回来,说明他躲藏的地方离家不远,从而暗衬了另一群人物石壕吏。
老翁能成功“逾墙”走,是作者在忧国忧民的两难之间寻得的一个平衡点,也进一步暗衬了官吏的无奈帝。作为百姓与官员之间的桥梁,他们既能清醒的知晓前线战士告急兵丁难征的困境,也能直接听到因战乱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们的锥心啼哭,所以石壕吏在老妇的哭泣之下恻隐一动,他们没有严查四周,严查有无老百姓逃走,没有抓走青壮年的孙母,只带走了“请从吏夜归”的老妇,没有将这个苦难的家庭逼上绝境。
三、我对“翁”的节制:拓展悲剧的深度
文章在多与老翁别处戛然而止,诗人平静直白的交代了故事的结尾,除了别没有其他言语动作,情感极为节制。
反观758年冬的新案例,写喧呼,闻点兵当时结尾是送行误气血仆射,如父兄意思是送行的人们不要太过悲伤。郭子仪将军带士兵亲如兄弟是直抒其情,对瑞珍百姓不仅有同情,更有着含泪安慰,且在表达对人民悲悯的同同时,对朝廷也是非常维护的。
之后759年写的《垂老别》的结尾,诗人对老者的态度是“弃绝蓬室居,塌然催肺肝”,毫不掩饰自己激励而澎湃的悲伤,直抒胸臆,肝肠寸断,催人泪下。
759年的《石壕吏》诗人不再发表议论,不再抒发情感,这种不刻意铺陈实则是一种更沉重隐忍的节制叙事,是对诗歌悲剧主旨的更深层的拓展。
在安史之乱中,诗人一路走来,看到了太多悲惨,听到了太多悲戚,这些苦难深深的刺痛着他的心灵。诗人的内心痛苦着,矛盾着。一方面,百姓遭到安禄山14名的叛军的烧杀抢掠,朝不保夕;另一方面,国难当头,唐朝统治者为了救亡图存而压迫百姓,将战争灾难直接凌驾于百姓之上。这两种巨大的矛盾,尖锐的横亘在当时社会现实中,诗人也越来越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到了《石壕吏》中,作者只言其事,不发议论,不抒其情。因为这是他无法解决的矛盾,无法安慰老公的他只能咬紧咬紧牙关,噙着热泪独与老翁别,节制叙事的背后,是诗人的深悲剧痛。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韩世坤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速读,连读比读拓读的方法,阅读诗歌。
2.体验诗歌情感,感悟诗人的精神世界。
3.体悟诗歌模糊的艺术与虚词的情味。
4.了解诗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教学准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大意,试着读出节奏,韵味和情味。
2.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体悟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素读,体会情感基调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自读,体验情感
素读就是不借助任何外在的资料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就诗歌本身来体验进行初步的感知,比如联想画面、结合注释、想象场景、表演动作等。
引导学生结合以下词语体验:
涕:联想痛哭流涕,体验无限惆怅之情。
怅然:课文注释为悲伤的样子,体验悲伤之情。
前不见后不见:想象画面体验孤独忧伤的情感。
悠悠:叠音词,意为时空的遥远,感受人生的喟叹。
念:表演动作、神态,体验无限遗憾和虚无缥缈之情。
预设:诗歌表达了作者的悲哀、孤独、惆怅、怀才不遇之情。
二、联读,走进诗人内心
知人论事,走进作者
出示与《登幽州台歌》同一时期创造的诗歌。
《燕昭王》《郭隗wěi》
明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明君和贤臣。只是表达明君不在的悲哀,后世不见的遗憾,天地苍茫的孤独,怀才不遇的苦闷,时不我待的惆怅,宇宙无穷与人生有限浩叹……情感丰富复杂深沉。
任务实践,深悟意境
如果要为这首诗配一幅插图,下面三幅图,你认为哪一首最合适?
有感情的朗读,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古风似的惆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彷徨,万千情绪涌上心头,怎能不悲?
三、比读:体悟诗歌的韵味
1.体悟诗歌的“模糊”艺术
据材料,既然明确作者的古人指的是名句与贤臣直接做如下替换,可好?
改诗前不见明君,后不见贤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人与来者具有多义性,读者站在高处吟咏这首诗,每个人基于不同心境,都会有各自想见的古人与来者或秦皇汉武或李白杜甫。如果替换这种想象的空间,就没有了诗歌追求含蓄和多义的表达。正是因为表达的模糊,才具有一种张力,模糊比直白更有意味,模糊才有张力,模糊是诗歌的艺术。
2.体悟虚词的“妙处”
虚词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我们可否把它去掉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之和而虽无实意,但对于情感的表达有大用。这两个虚词放慢了诗歌的节奏,使悲伤变得厚重绵长惆怅,变得回环往复慨叹,变得起伏跌宕,同时也起到强调作用,将悠悠怆然涕下突显了出来。
四、拓读:了解作品的影响
体悟陈子昂在唐诗中的地位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唐诗的一个华美的开篇,被塑成了唐诗的肉身。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唐诗引进了苍凉慷慨的风骨。“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而结合了这倾国倾城的肉身和苍劲风骨的便是气象万千的盛唐诗歌。盛唐气象就是这个华美肉身和苍劲风骨的浑然结合。
——诗人西渡
点拨:张若虚为唐诗注入了血肉,陈子昂为唐诗注入了风骨,二人合力推开了通向盛唐诗歌的大门,为气象万千的盛唐诗歌奠定了基础。
体悟盛唐气象中的绝美诗句
在张若虚与陈子昂之后,涌现了一大批具有盛唐气象的诗歌朗读,以下诗句任选一句说说诗句中的血肉与风骨是如何相容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韩世坤老师的教学设计奇妙,本以为《登幽州台歌》没有什么可讲的,从韩老师的设计中感受到幽州台中体现的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展现的是盛唐诗歌的大气迫大气象,韩老师上下勾连,纵横交错,让这首诗不仅有了宽度,更有了厚度,还有了文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