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1)
和市委书记吃完饭,第二天一早,成之信开着车跟着杨清华一起去了北京。快到中午时,他们赶到了北京蓝鹰金点子营销策划公司,公司经理荣景涛见老师来了,赶紧起来让座。荣景涛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留着寸头,穿着一身紫红色西装,打着红色鲜艳的领带,戴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荣景涛在北方大学读书时,是杨清华的学生。毕业后,他分配到交通部上班,三年前辞职自己下海经商,创办了这家公司。一年后,他又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成之信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室内摆着君子兰等花卉,环境优美,觉得还是有知识好,坐到办公室里动动笔就能挣大钱。他正想着,荣景涛打断了他,递给他一张烫金名片,上面只印着荣景涛的名字、电话,没有其他的,这又让他觉得与众不同。他们客气了几句,来到附近一家装修古香古色的饭店吃饭。
起初,荣景涛见成之信穿着廉价的西装,又是小县城来的,认为成之信没有什么实力,想放弃合作。但由于是老师领来的,他才不得不敷衍接待。席间,荣景涛通过和成之信交谈,渐渐地被成之信身上的那种企业家朴实无华,但特有的执着、冒险、不屈的追求精神吸引,他们谈的越来越投机。同时,成之信对荣景涛先进的销售理念,思路等发自内心的佩服。
饭后,成之信把杨清华送到家里。他又来到荣景涛的公司,把厂子的详细情况作了介绍。荣景涛认真地听,并不时地做记录。一下午很快过去了,成之信谈的意犹未尽。第二天上午,成之信和北京蓝鹰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公司负责对清江啤酒进行市场调查,拿出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工作的方案。
不久,北京蓝鹰公司派来由全国著名的策划专家陈靖带队的工作组。几个月后,该公司根据凤城市啤酒厂的情况制定了一份长达五十多页的计划书交到了成之信手中。成之信拿到手里,反复地看了多遍,觉得计划书切实可行,三十万的经费虽然花的心疼,但总算是花到了点上,也是值得的。
凤城市市场渐渐稳定后,成之信按照计划来到邢州市区开发市场。他先在老城区东城区找了一家旅社,在三楼租了两间办公室,成立了清江啤酒邢州市办事处。同时,他招聘了六名业务员。由于邢州市市区有啤酒厂,而且市场做的不错。清江啤酒刚来,又不让代销,做了一段日子了,业务始终没有进展。他很着急。
这时,办事处来了一名业务员,三十岁,叫柳明,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他分配到一家针织厂,厂子效益不好后,去了本市一家啤酒厂办事处跑业务,从事啤酒销售,干了两三年辞职来到清江啤酒办事处。小伙子有学历,有经验,成之信很重视他。经过短暂的相处,他感到小伙子有能力,业务素质高。后来,他每次回酒厂,就把办事处的工作交给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