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韦志中老师的公益讲座“天天心理观察”
今天听韦志中老师讲学习的三个境界:知、情、意。
第一个阶段是了解、知道,是最基础和表层的认识。很多人都是从知开始学习的。
一个小孩子最初认识世界就是通过知,看到之后他会好奇、会提问,然后从他人那里得到答案或者自己想办法获得答案,这个阶段就是知。但是知知识学习的开始,我们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的层面,否则我们只会学到皮毛,浅尝辄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像古语说的那样,“学而不思则罔”,我们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因为我们的学习没有深入进行下去。
第二个阶段是情,是在了解知道的基础上融入是学习者的情感认同,不再是单纯的知晓而已。当我们能够在清晰知道之后在情感上产生认同,这时候我们的学习会在价值观层面有输入,这样的学习会影响我们性格、判断和人生观,会升华到意的阶段,对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产生作用。
我个人从小喜欢读书,从看到的任何文字开始阅读,从最初的零零散散的阅读到后期的完整而深入的阅读,阅读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始只是从自己粗浅的认知开始辨别好坏、是非,崇拜好人,讨厌坏人,做好事,不做坏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的深入,开始对文字中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这些认同也逐渐影响并且帮助自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 观念也主导着自己的生活和行动,对自己的性格也有着很多的影响。也在生活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支撑着自己一步步走过,成为自己的一种性格并上升到意志层面。
韦老师说在这三种境界之上还有一种境界是“悟”,是领悟和觉悟,这是一种很难的境界,也是我们一生中各种活动中大家都在追求的一种境界。听韦老师这样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在头脑中想到了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我们一生都走在各种追求的路上,不同的人在追求不同的目标和理想,但是我想那些真正实现了自己人生目标和理想的人一定是在他追求的过程中觉悟了他目标的本真和内在,他一定会通过纷繁负责的表象看透最核心的东西,那样才是真正的梦想成真,否则或许很多人都奔跑在忙忙碌碌的无序追求之中,紧张而困顿,忙碌而疲惫,却没有感到发自内心的那种“悟到”的释然与轻松。
韦老师说觉悟的人会感觉到一束光照见心灵的深处,那是心灵成长的最高境界,是类似禅宗里面的那种“心心相印”的体验。
这样的一种境界让我想到自己在教学生涯的过程中一些和学生心灵相通、心领神会、心知肚明的一些场景和瞬间,那一刻的感觉或许就是“悟”,有过那种体验的孩子会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价值,但是那是非常不稳定的一种撞见,与我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赐予,需要师生的同步同频同感,但是那是多么值得追求的美好体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