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同书同卷《春归》云:春归何处最销魂,飞絮间庭书掩门。幽绪只应归燕觉,愁怀难共落花论。天涯人远音书断,斗室香销笑语存。无限情怀消折尽,不堪风雨又黄昏。
先生笺释,以为是河东君有疾回吴江盛泽养疴,谢氏不堪其相思,追逐而去。又根据白居易之诗句,判定谢三宾之号象山之来历,颇为可笑。先生曰:寅恪案:此题下一题为《嘉禾道中》,有“三伏生憎客路长”之句,窃疑崇祯十三年庚辰春河东君与谢氏绝交之后,遂因而发病,避往嘉兴。象三不胜“天涯人远音书断”之“幽绪”“愁怀”,故冒暑追至禾城,思欲挽回僵局,两题前后衔接殊非偶然,此点可与下引《尺牍》第二五通相参证。寅恪初读《一笑堂诗集》,颇觉柳谢关系之作不多,后取《尺牍》参较,始知两书实有互相发明之妙也。复检《一笑堂诗集三》有《庚辰九月再寓嘉禾祥符寺》一题,颇疑象三此行亦与河东君有关。本章下论牧斋于崇祯十三年庚辰十月至嘉兴晤惠香,为河东君访半野堂之前导。然则谢去钱来,皆是“孩童捉柳花”之戏。前引全谢山《题视师纪略》,谓象三“与受之争妓柳氏,遂成贸首之仇”,“贸首之仇”固不确,“争妓柳氏”则为实录也。
又第三章论《戊寅草》陈卧子序中“柳子”之语,盖本于白香山《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诗“春随樊子一时归”句及苏东坡《朝云诗引》,象三以《春归》为题亦取意于白苏。更观香山此题,尚有“思逐杨花触处飞”之句,则谢氏冒暑往嘉兴亦是“逐杨花”也。但香山《独吟》诗后第二题为《前有别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戏答》云:“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则象三冒暑往禾“寻逐春风捉柳花”之后,河东君落于籛后人之家,而象三眷恋不忘,童心犹在,可哀可笑也已。至象三自号“塞翁”不知始于何时,若在与河东君绝交之后,则其失马之意恐不免仍取义于香山之诗,即《白氏文集三五病中诗十五首》之《卖骆马》(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及《别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两绝句并同书《七一不能忘情吟》之序及诗美人名马互相关联之意。然则塞翁所失者非“骆马”乃“柳枝”也,苟明乎此,乾隆修《鄞县志一六谢三宾传》云“谢三宾字象山”,则知“象山”以象香山自命。《一笑堂诗集》中诸诗涉及香山柳枝之作者,实皆为河东君而赋,无足怪也。
诗意:1、2句,春天回到哪里最让人心慌意乱?在闭门读书的时候柳絮满庭啊。3、4句,这种幽怨的情绪,只有归来的燕子才能察觉,忧伤的心怀不能和落花讨论。5、6句,佳人远在天涯,音书皆断。(此处)小室里香气散去而笑语犹存。7、8句,无限的思念就这样消磨殆尽,又到了不堪忍受的风雨黄昏时节。
“幽绪只应归燕觉”句,或是说明诗在燕子堂作也。注意此处先生笺释谢三宾之“象山”由来,此既是先生以诗证史之精妙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