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电子产品
它是搁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那道墙。这几年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道的一些极端的案例,孩子因为父母不让玩儿手机,有的时候父母很激烈,把手机抢过来摔掉,孩子可能极端的叛逆、抑郁离家出走,甚至当父母把手机冲楼上摔下来之后,孩子也跟着跳下来。
所谓的网游,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压倒骆驼的到底是什么?是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长期对孩子感受和需求的无视。是不良的亲子关系。导致孩子极度的缺乏存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对父母对家庭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绝望,生无可恋。
遗憾的是,孩子用生命都无法唤醒我们这些沉睡麻木的成年人,促使我们的自省、成长和改变。这原本是一个孩子对这个社会最后的控诉和抗争。但是反被我们这些成年人指责为这个孩子太脆弱了,这孩子不懂事、活该。
我看到一个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和态度研究调查分析发现。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认为网络游戏利大于弊,孩子越喜欢玩游戏,孩子在网络游戏上花费的也越多,孩子玩网络游戏的频率也高,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越高。
所以说,一切都要回归到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和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上。不是因为玩儿手机、玩儿游戏导致了亲子关系不好,恰恰相反,父母不要搞错了因果,是亲子关系不够好,孩子才去玩游戏。
孩子没有找到精神的依恋,所以他要通过网络游戏去排解,去寻找他真实生活中缺少的那些东西。我们做父母的,也可以作为队友或者对手,经常跟孩子一起玩儿游戏。或者孩子玩游戏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孩子一起来应对挑战,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增进亲子感情的机会。
父母要觉察到,认识到网游其实就是孩子对未来生活的寓言。我们的孩子今天如何游戏,未来孩子将如何生活。
第二,要给孩子更多元化的事物,包括玩具,包括阅读,包括写作,也包括手机,这种叠加的效果是非常强大的。不要去妖魔化手机,它可以和玩具、书本、动画片一样,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如果孩子过度痴迷于网游,或者被手机所绑架,一定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这一切不是网游本身的问题,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它的本质问题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爱过于匮乏,生活过于枯燥,接纳陪伴和尊重理解孩子太少,导致孩子只能从网络世界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感受和需求。那么,孩子痴迷手机,痴迷网游、放不下手机,它是一个结果,它不是因。
升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和质量,给孩子更真实丰富有趣味有意义的现实生活,当孩子在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感受到爱,感受到归属,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他能够构建起安全感、存在感、力量感,发展出自尊,自爱和自信的时候,他自然就不会再沉迷于那个虚拟的世界了。
记得多多关注我
每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