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2陆澄录033-038:“理”作为“心”的美好畅想
033-036几节,都比较简短,格言式地提到了关于“心”和“理”关系的问答。
这里承接上一篇分析,设定“心”的修行在于内部的贯通,而与人之外的天理或是事物规律并不懂,据此进一步联想推论。
033原文: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人心空灵但没有蒙蔽,道理在内而顺应万事。前半句语本朱熹《大学章句》,但与王阳明思想一致,从心中寻理。
034原文: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说心与理是两件事,已经是有所分别。在前文提到的“意必固我”中“意”的层面产生了差池。
035原文: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坏人也有心,那么坏人也有理么?王阳明没有否认坏人也有“理”,只说失去了本来状态。
036原文: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对于《大学》的首段,朱熹认为对它分析,则能极其精细而不至纷乱;然后对它综合,又能尽其广大而没有遗漏。然而王阳明认为,分析与综合,都非理的本体。
这几段分别提到了心即是理,恶人之心和理的分析综合之问题。
1 心外无理,因为人只能控制心,不能直接认知理。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概念,在最开始几节也提到过。如人们看见事物,其实是眼睛和大脑的神经反映之结果,而非真的看见了事物。
抛开这不接地气的设定,在道德领域,希望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看见别人的需求,心系别人感受的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的喜怒哀乐。这也是前面提过的。
但除此之外,心外是否还有天理的存在呢?或许并没有了。理在此处只是“心”呈现为“性”,“性”又映照于事物时体现出的属性。心的一致性会决定“理”的一致性。因此,恶人也有恶人的理。同理,万事万物也都有自己的理,在这一点上,或许它们确实不同。我们希望好人的理能与天地万物互通,但是又不愿与恶人的互通,因此最好还是放弃这种互通和天理的设定为好。而恶人之心,恶在失去了本原。结合前面两节的描述,这个“本原”应当是自我说服和不断反思带来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说,恶人不能持续作恶。作恶只是暂时被蒙蔽的状态。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恶人也可以一以贯之地坚持作恶,那就是另外的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