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会第二周,实践的习惯是:要事第一和双赢思维。
与上周大家热烈的讨论不同,今天读书会群里出奇的安静,几乎没有人对阅读内容进行实践反馈。我也是一样,一整天都在忙个不停,几乎没有时间读书和思考:“要事”是什么?如何让“要事”成为第一,而不是急事或者琐事成为第一?
习惯的定义:知识、技能、意愿的重合,才是习惯,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做到“要事第一”所需要的的知识、技能和意愿吧。
1.要事第一的“知识”
时间管理理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代: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第二代:强调行事日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第三代:根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
第四代:时间矩阵,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事情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
要事第一就是基于第四代时间管理的方法提出来的:尽量把时间分配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减少另外三个象限的事情所占的时间。
2.要事第一的“技能”
1)具有独立意志。能够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而且能够根据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要事第一属于有效管理的能力,是自律和条理的能力,是对计划实施的能力。
2)勇于说“不”。能够拍出次要事务的牵绊,能够不卑不亢的拒绝别人,在紧急与重要之间,做出取舍。
3.要事第一的“意愿”
能够把“要事第一”当做首要任务,首先是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内心有燃烧的激情。
对自己诚信、诚实,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渴望和需求,这样,才会选择练习“要事第一”的习惯。
4.今日实践:
今天实践的要事第一是妈妈这个角色:保证孩子放学后有一点户外运动时间和游戏时间,是在我看来重要的事。
所以,下班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叫着儿子下楼去跳绳和玩球。虽然孩子学校的跳绳比赛结束了,但是我们还是当做日常娱乐持续着。玩篮球是儿子的兴趣,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自娱自乐也觉得很有意思。
2021年4月1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