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锁门”背后的故事
“反锁门”想必很多人熟悉,就是孩子把自己房间的门,从里面锁上,父母被拒之门外。
今天早上和小女儿聊起关于“”反锁门”的事情,因为最近的青少年案例中“反锁门”困扰着一些家长,我想亲自听听孩子的声音里这个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有哪些。
其实大女儿的青春期,我就遭遇了“反锁门”,当时真的好抓狂,有那种想破门而入的冲动,而小女儿似乎比大女儿的“反锁门”提前了,在四五年级时就完成了,我这时候已经可以接受这是一个孩子发展阶段的自然产物,如今和孩子重新聊起这个话题,已经没有当时的沉重,完全是一种抽离出来看问题的姿态。
小女儿从两个方面诠释了她自己的动机:一方面是当时和父母的互动出现了问题,当时是生气的状态,反锁门是一种对抗,同时也觉得安全,另一方面反锁门意味着要守住一个自己的空间,这是我的地盘我要做主。这完全符合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想要独立,树立自己的边界。
我也和孩子谈了作为一个家长遭遇反锁门的心境:当被孩子拒之门外时,会焦虑伴随着恐惧,一方面不知道孩子在里面的动态,会担心,另一方面一种被抛弃的恐惧会袭来。
总之 ,就是家长会处于一种暂时失控的状态。
家长的情绪感受如果过于激烈会导致过激行为,比如;有的家长会把门锁拆了,还有更胜一筹的直接把孩子房间的门卸了 ,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亲子关系变得更差,现实的门无法锁上,心门却被锁上了!
小女儿说:其实过一会儿就没事了,没想到大人也会这么好玩儿,似乎像一个孩子 !
确实孩子的青春期是来考验父母的,如果父母自己成长的好,就会有轻松应对,如果父母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心态看待孩子的青春期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困难,当然这也是一次再次成长的机会。
亲爱的家长们,你是否曾遭遇“反锁门”我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我都理解,因为我经历过。
“反锁门”一方面在提醒我们要学习沟通,注意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孩子“反锁门”是在告诉父母:孩子在学习独立了,孩子要长大了,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呢,毕竟亲子关系的最终结果是导向分离的,父母养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将来可以独立走向社会,照顾自己的人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