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搭船的鸟》过程为例,阐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这一观念的积极意义。
课堂伊始,王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几年前的照片与现在的自己之间的区别。学生从肤色、发型、年龄、神态等多个发表自己的看法,基本做到言之有理。王老师的实时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成就感,营造宽松、健康的课堂氛围。
“跟着老师学观察”这一站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发现图片中动物的显著特点。坐在身边的女孩子早早的举手,想要发言。当别人得到机会的时候,她有些失落;等她发言的时刻,她高兴地指出“松鼠的显著特点是那一条又长又大的尾巴”。授课老师的表扬,让她乐滋滋地坐下来。
在“对对碰”的挑战环节,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他们已经抓住蜗牛的特点,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挑战。离我有两张桌子距离的小男孩,课堂上多次发言。这次,他又是第一个参加挑战,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授课老师的表扬,让他心花怒放。
……
不一样的观课体验,不一样的观课视角,呈现了“教”与“学”的关系。教指向学生的学,学的怎么样才是评价教的重要依据。在观课过程中,走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可能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能够让我们真正成为授课教师的助手,成为学生成长的见证者和帮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