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近似数”教学反思

优:

1. 依托生活情境,突破概念抽象性:通过“学校人数约2000人”“手机价格约3000元”等学生熟悉的实例,对比“班级45人(准确数)”,让学生直观感知“近似数是对准确数的近似描述,用于简化表达”,避免了概念的生硬讲解。

2. 借助直观工具,化解“四舍五入”难点:用计数器演示“12756求近似数到万位”,标记“千位(尾数最高位)”数字,通过“千位是2(不满5),舍去尾数得10000;若千位是5,向万位进1得20000”的对比操作,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的核心是“看尾数最高位与5的大小关系”。

不足与困惑:

1. 准确数与近似数的辨析仍有模糊:部分学生对“大约”“将近”等关键词不敏感,做题时误将“商场营业额5000万元”(未标“约”)归为近似数,说明对“近似数的本质是‘近似值’”理解不深。

2. “四舍五入”中“位数定位”易出错:求“34560近似到千位”时,有学生误看百位数字(5),得出“35000”,实则应看千位的下一位(百位),但核心是先找准“要近似到的位数”,学生对“定位目标位数”的步骤意识薄弱。

3. 情境应用的灵活性不足:面对“估算购物总价(带100元够不够)”,多数学生能将“48元≈50元,32元≈30元”,但少数学生机械用“四舍五入”将“48元≈40元”,未结合“要保证钱够,需往大估”的实际需求,缺乏“根据情境选择估算策略”的能力。

三、后续教学改进方向

1. 强化“辨”的练习:设计对比题组(如“①教室有6盏灯;②全校灯约600盏”),让学生标注准确数、近似数并说明理由,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2. 细化“四舍五入”步骤教学:总结“一找(找要近似到的位数)、二看(看尾数最高位)、三判(判断与5的大小)、四取(确定近似数)”四步法,通过“先定位、再标数、后计算”的专项练习,解决位数混淆问题。

3. 增加情境化任务:设计“帮妈妈估算买菜钱”“帮老师估算春游人数(确定车辆数量)”等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往大估、什么时候往小估”,让近似数的应用更贴合生活实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吾日三省吾身 教育管理寻“美”: 1.昨晚上十点多接到局里通知,说是我们上报的互查人员报少了。6:10 在教导处群...
    难得清明阅读 12评论 0 1
  • 李克富:多回答些问题 少谈些…… 胡适有句名言:“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句名言的意思也很明显:要多关注社会...
    爱的呼唤阅读 38评论 0 0
  • 李克富:多回答些问题 少谈些…… 胡适有句名言:“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句名言的意思也很明显:要多关注社会...
    爱的呼唤阅读 12评论 0 0
  • 云破虹出,梦逐光痕(七) 八一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南菁高中杨培明校长...
    临泽县第一中学程晓玲阅读 17评论 0 0
  • 《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本次《分数乘分数》教学以“阅兵主题展览区”为情境载体,围绕算理理解与算法掌握展开,整体达成...
    沈巧玲阅读 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