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性格孤僻,喜欢独居。这个国王对凡间的女子不感兴趣,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女,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长久相伴之下,他竟然对这个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
他祈求爱神阿芙洛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诚爱情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过来。皮格马利翁得偿所愿,娶了雕像美女为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对一些人赋予了强烈的期待,那这些人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称作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或者自证语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因为是罗森塔尔提出的,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权威期待的力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使用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词,他用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实验证实了一个现象:当让老师相信学生有未开发的智力潜能时,学生会表现的更好。
这个实验发生在1968年,罗森塔尔带助手们来到一所乡村小学,在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要保密,免得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数的20%,但其实,校长和学生都不知道的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有去看这个测验的成绩。
奇妙的是,8个月后,情况果然有些变化。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面对这个结果,罗森塔尔提出一个词,叫“权威性谎言”。罗森塔尔对于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权威,当“你最有发展前途”的“谎言”传递到那些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身上时,这些学生果然变成了这样的人。
权威的期待,可以强有力地影响人。
引人发思的是,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老师明确的语言信息: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是老师们通过情绪、态度影响了他们。
当老师们相信他们是天才时,会不自觉地在课堂上更加关照他们,释放“你很优秀”的信息,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学生果然学习更加卖力。
《自知心理学:为什么我们这么想,那么做》一书中提到:
赞美、信任和期待行为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成对方的期待,以避免让对方失望,维持他人对自己的支持的连续性。
父母,是最重要的权威
武志红老师认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原始、也最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作用甚至可能达到皮格马利翁的神话级别。
也许你的孩子有很多明显的缺点、不良习惯,也许他看起来真的不够优秀,但请相信,“你真笨”、“你不行”的批判、指责只会让他离优秀渐行渐远。
即使你努力克制自己,什么都没说,但你内心对孩子的否定依然会被他接收到,成为他对自己的认知。
如果你想让孩子更优秀,请你自己先相信:他是优秀的,并向他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
积极的期待会让孩子带着自尊、自信主动成长、积极迎接挑战,真正成为优秀的人…
真正的“期待”在于内心的相信: 你是优秀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期待”不在于外在言行,而在于内心的相信!
有些"期待"虽然叫”期待“,但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否定,非但不能带给孩子动力,反而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和否定。
小良,本来学习不错,最近却开始厌学,他的妈妈非常困惑:"我和他爸爸对他有很高的期待,但从来不给他施加压力啊,每次考试后我都会鼓励他,考砸了也不会批评。"
小良的视角却完全不一样,他说:“如果考试考不好,我妈妈的表情就会有微妙的变化,虽然她说考砸了没什么,但我知道: 她不开心,我让她失望了。如果考好了,她也从来不夸我一句,只是淡淡的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再进步几名。
我从入学的40多名一路进步到十几名,自认为已经很尽力了,结果我妈来一句:继续努力,再进步几名就能冲刺重点班了。我当时都绝望了,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她的要求。在她心里,我总是不够好,总是那么差劲,如果连学习都不好,我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他们对我期待很高,但我已经担负不起他们的期待了……”
他画了一幅画:一朵很漂亮的花,但侧面飞来很多的箭刺向花朵,下面写了一句话——“一朵正在被期待杀死的花朵”。
真正的积极的期待,不是让孩子觉得“我不好,我必须得证明自己没有太差”,而是“我很好,我相信自己还可以更好!”
请回想你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你给他发送的“信号”是什么呢?
他是否能从你的情绪、态度中明确的接受到“你很优秀”的期待呢?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请从今天开始,发送新的”信号“,一起见证权威期待的强大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