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隔了两条街的军人服务菜店买窝窝头。这条路已经走了一年了,每次都会在第一条街的时候就转弯,走了半条街才发现走错了,又掉头改错。今天早上跑了不到一公里,明显听到自己的呼吸和杂音,坚持了一年的跑步,在我自己立的flag(内驱)和与刘老师结队子互相一对一强监督(外驱)的作用下,因为各种其它原因又已经四个月没有跑了。这个假期在辅导一个朋友的孩子和我自己的儿子,给他讲一些关于学习、关于理想、关于考大学的正本清源道理和内驱力。结果,三天道理的热乎劲过去后,孩子们最热衷的还是玩游戏。
今天早上想到这些的时候,感觉有点有趣也感觉有点可怕。是什么在拖着我们走回老路进行重复?明明我也有享受到跑步的乐趣、也有享受到跑步带来的健康、身体的塑形,也坚持了那么久,确又被实实在在的打回了原形。孩子们也曾经因为努力取得过好成绩,也明白了在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知识、考出不错的成绩。
朋友说,背后的道理确实比较简单,抛却我们的喜好这些显性的外在因素看这些原因,习惯就像脑神经的回路,和导航一样。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就是反复的结果。每一次走到那里,自然就去往平时的选择。所以,意识这个东西,就是要反复训练才会形成新的习惯。把这个新的习惯重复成自动导航,让大脑建立新的神经元链接,强加练习。
前一期我们有讲到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随着世界的变化生成新能力以适应新市场、新客户。而组织和个人一样,也是有惯性的,这种惯性有可能是我们过时的习惯了的规章制度,有可能是我们之前的成功经验,也有可能是一个旧的系统,也有可能是什么都不是的惯例。而我们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变,就需要打破这些旧的神经元,发展出新的神经回路出来。
有后人总结诺基亚在智能机上失败的原因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当年有一个技术团队在内部研发出新一代的智能机技术突破的时候,竟被守旧的势力评价为资源浪费,战略发展错误。如果是当时有另外的一个非常规的部门来跳出常用神经回路看一眼用不同的标准做个评价,再拔一笔钱养个1-3年,或许就没有现在的智能机格局了。这也让我想起pony马在做微信的时候是用了三支团队一起跑一个产品,胜者出。而张小龙正是赛马胜出的那个人。而为了避免我们一直在用旧的神经回路做事,有的跨国公司在收购了新的公司进来的时候,会给它三五年的时间让它自由生长以发展出来它的潜力。避免一个优质的行业公司因为受太多的旧神经回路、文化、制度的约束而未老先衰,长成一幅四不象的样子而错过新的市场和新的战略增长点。
如果在老的组织里发展新的能力,也有几个方法可以参考:实行一套全新的与集团公司、母公司不一样的管理制度和做法,甚至在办公区域都进行区隔。这种做法在某些大的互联网公司里已经成为常用的做法。也有一些公司专门成立一个衡量创新的部门,不用常规的做法、算法来衡量新生出来的业务、技术。
这些做法都是在强行改变神经回路,因为用旧的方法一定导航不到新的大陆上去。而神经回路的旧有惯性导航能力太巨大了。